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10-24 10:08:38 | 显示全部楼层

导读:刷牙漱口不仅仅是个好习惯,对身体健康更有重要的意义。最新一项研究发现,口腔中的细菌与常见肠道疾病之间存在着可能的*。






业内熟知,一些肠道疾病,如炎症性肠病(IBD)、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CD),都与肠道微生物群落的不平衡有关。然而,这些难治性疾病的病因难以辨别。
10月20日的Science上,多国合作的科研团队发表了唾液菌群来源的克雷伯氏菌在肠道内定植可能引起慢性肠道炎症的相关文章,该结果可能导致人们开发出治疗常见肠道疾病的新方法。曹雪涛院士为该文章撰写了评论。

用唾液和细菌移植找到肠炎起因
研究人员介绍,开展这项研究的起因是一些成员注意到患有上述三种主要的肠道疾病类型之一的患者,在其粪便中口腔细菌高于正常水平。进而猜测其中可能存在一种相关性,于是就开展几项实验,来更多地了解口腔细菌定殖肠道的异位作用。
在第一项实验中,研究人员将来自克罗恩病患者的唾液移植到无菌的小鼠肠道中。在一些接种的小鼠中,对抗细菌和原虫的免疫细胞TH1快速积累,导致肠道炎症。进一步的观察表明导致炎症的细菌是肺炎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pneumoniae),一种在人类口腔中常见,但很少存在于肠道中的菌株。


粉色的为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


在另一项实验中,他们将这种细菌直接导入到健康小鼠的肠道中,结果发现在野生型小鼠中它不会诱导肠炎。但是克雷伯氏菌(Klebsiella)对多种抗生素耐药,当小鼠在抗生素治疗后,肠道菌群变成有害细菌菌落时,会再次导致肠道炎症。利用来自结肠炎患者的唾液开展的实验同样产生类似的结果。另外在一些免疫缺陷型的小鼠模型中,移植克雷伯氏菌也会造成炎性肠炎。这表明了克雷伯氏菌是一种肠道病原菌,但它并不诱导口腔黏膜炎症,为研究肠道炎症的致病机理提供了资源。
口腔细菌在肠道内定植引起肠炎


曹雪涛院士同期评论
曹雪涛(Xuetao Cao)院士针对这项研究,在同期的Science期刊上发表了一篇观点性文章(PERSPECTIVE)。他认为这项研究提供了通过靶向口腔细菌,消除病原菌或是阻断定殖,来预防或治疗慢性肠道炎症的新疗法。调查一下在健康肠道中肠道菌的哪些成分,阻止了病原菌的定殖将会很有意思。
从免疫学家的角度来看,他还认为该发现中有趣的是克雷伯氏菌异位定植肠道并没有引起抗炎和调节性T细胞的产生,而是优先产生TH1,显示了其诱导肠炎的独特机理。这对探讨其它非肠源性的炎症也有重要意义。
这些结果提示着口腔细菌与肠道疾病之间可能存在*,不过还需开展更多的研究来证实这一点。现在还不清楚异位病原菌定植的微生物基因组的相互作用,在炎症性疾病的发病机制中有多重要。但是如果事实证实果真如此,那么未来治疗肠道疾病的方法可能包括给患者提供口腔消毒剂。


参考资料

来源:生物探索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立即注册

x
子涵
发表于: 2018-5-16 10:36:4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知识,感谢管理员的分享
子涵
发表于: 2018-5-16 10:37:09 | 显示全部楼层



很不错的知识,感谢管理员的分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00333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