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8成不合理用药涉抗菌药,市卫人委称有信心整治抗菌药滥用
昨日,市卫人委与全市医疗机构负责人代表签订责任状,要求3年内达到卫生部下达的抗菌药使用指标。据市药监局调查,深圳近9年不合理用药近8成与抗菌药有关。深圳年耗抗菌药约20亿元,市卫人委副主任许四虎表示抗菌药使用有“弹性空间”,“有信心把不该用的抗菌药停下来”。
临床三分之一用药为抗菌药
昨天,市卫人委召开我市抗菌药物临床合理应用专项整治工作会,北大深圳医院代表全市二级以上公立医院,博爱医院代表社会医疗机构与市卫人委签订了有关责任状。
根据市卫人委要求,三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50种,二级医院抗菌药物品种原则上不超过35种;医疗机构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率不超过60%,门诊患者抗菌药物处方比例不超过20%;I类切口手术患者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不超过24小时。据市卫人委医政处处长廖庆伟透露,去年我市各类医疗机构使用抗生素约占临床用药30%,金额约为20亿元。目前临床医生常用的主要是头孢三代、四代等较为高级的抗菌药。
近8成不合理用药涉抗菌药
8月中旬,市卫人委出台抗菌药临床合理用药专项整治通知时,记者就我市多家大医院输液单上的抗菌药使用情况进行随机调查,发现近8成处方含有抗菌药。这些药用得是否合理?市药监局年初在回复人大代表今年两会期间提交的建议时公布了这样一组数据:不含中药材在内,去年深圳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金额占药物总金额比例为32.20%。2002年至2010年上半年,全市监测发现的存在不合理用药情况报告中,78.5%的报告使用了抗菌药;监测到的不良反应中,使用抗菌药物出现的不良反应占所有不良反应的54.66%,且每年所占比例均稳定在50%至60%。
临床路径拦住不合理抗菌药
市卫人委医政处处长廖庆伟说,在国家卫生部要求的基础上,深圳增加了“全面执行临床路径管理标准”的要求,二级以上医院要严格按照卫生部颁布的临床路径管理标准使用抗菌药,重点进行处方点评、抗菌药使用评价,这意味着,临床路径中规定的抗菌药才可以使用。
此外,控制抗菌药临床应用专项整治被列为今年全市卫生监督机构的重点检查计划。许四虎表示,欢迎媒体对医疗机构临床使用抗菌药的情况进行监督。
大医院“头痛”抗菌药不够用
按照规定,三级大医院抗菌药原则上不得超过50种,而据记者了解,我市部分三级医院的抗菌药多达近百种,有院领导担心:“医院收的重病人多,抗菌药不够用病人咋办?”
市卫人委副主任许四虎表示,抗菌药临床合理应用是一项系统工程,不该仅瞄准抗菌药数量,更重要的是使用的比例。市卫人委已考虑到大医院所头痛的问题,比如因特殊感染患者治疗需求,三级医院需使用采购目录以外抗菌药物的,可启动临时采购程序。如果同一通用名抗菌药品种启动临时采购程序超过5次,可以考虑列入采购目录中,但必须挤掉另一个品种,总数不超过50个。许四虎表示,通过此次整治也可以从大医院了解到该项政策是否能完全落实,他相信各家医院会有办法实现目标。
昨天,北大深圳医院在大会上作为公立医院的代表签订了责任状,同时向社会公布,作为一家三甲医院,医院已实现了在众多抗菌药中遴选出50种的目标。市儿童医院在外二科开展了腹腔镜腹股沟疝手术的临床路径,抗菌药的使用率从今年3月的90%下降到6月的51%,病人住院费用同比下降了9.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