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112 | 回复: 2

发表于: 2013-3-28 19:06:1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多见于肥胖健壮的2岁以内婴幼儿,为突然发病,肠套叠可致腹部绞痛,表现为原先安静的患儿突然出现明显烦躁不适,可有全身强直,双腿向腹部屈曲,表情痛苦,症状突发突止;无法表达的小婴儿则出现阵发性哭吵,发作间隙表现正常或安静入睡,随着病情进展,腹痛间歇可出现淡漠,嗜睡,常见呕吐,开始为不消化食物,继而吐胆汁样物,呕吐后可有全身扭动,屏气表现,肠套叠初期,结肠蠕动增加,肠腔内压升高,患儿排出少量正常粪便,后期粪便中出现血迹,随之因肠缺血坏死而排暗红色血块或果酱样大便。    体格检查:早期生命体征平稳,腹痛发作时,可听到亢进的肠鸣音,发作间歇期触诊可有右下腹平坦空虚感,这是由于盲肠和回盲部套入横结肠至右上腹所致;此外还可触及部位不固定的包块,因一侧肠系膜及血管牵拉,肿块通常呈弧形,肛指检查可能发现血迹或带血的黏液,症状持续时间越长,出血量越大。    梗阻时间过长的患儿可能出现脱水及菌血症,导致心动过速和发热,偶见低血容量性或感染性休克,小肠套叠比较少见,多见于儿童,有时也可见于婴幼儿,极少数腹部手术后,肠功能紊乱恢复期可发生小肠套叠,主要表现为完全性机械性小肠梗阻,即腹痛,呕吐,不排气亦不排便,多无血便,腹部肿物不易触到,在镇静或麻醉下偶可摸到肿物,位于脐周呈腊肠样或海螺状。     慢性肠套叠多发生于儿童,病期较长,多在10~15天,主要表现为腹部肿物,偶有部分性肠梗阻症状,除腹痛外偶有呕吐,很少有血便,症状较缓和,多为回结型肠套叠,多继发于肠管器质性病变,如肿瘤,息肉,梅克尔憩室,阑尾内翻,蛔虫症等,腹软不胀,于右上腹触及有弹性的肿物,比较固定。    复发性肠套叠中,原发性肠套叠手术后复发率2%~3%,非手术治疗灌肠复位者复发率稍高,多为黏膜下淋巴结肿大及盲肠部不固定所致,继发性肠套叠复发率20%,肠管病变如息肉,肿瘤,梅克尔憩室为其诱发因素,可多次复发,复发后的临床症状与第一次相同。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