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人患肺癌导致严重的低钠血症,原本想输液补充没想到都从尿中排出,医生灵机一动,将食盐装进胶囊内让患者口服补钠,取得良好效果。事实上,医生的很多小发明能让患者大大获益。只要用心办好“小事情”,同样可以汇聚“大能量”!
46岁的王先生上月初在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查出患有严重的低钠血症,后经病理证实患有小细胞肺癌。但在随后的治疗过程中,医生发现输液后患者每天的排尿量是正常人的5~6倍,进而导致血液里的钠浓度持续降低,从而出现头晕、头痛、乏力、恶心和呕吐等症状。既要减少输液量,又要保证有足够的钠摄入,也不可能让患者每天生吃食盐,这让医生一时犯难。
一次查房时,肿瘤科副主任章必成看到有患者在服胶囊药,脑子里突然闪过一个念头:胶囊里也是粉末药,盐也是粉末,为什么不把盐放在胶囊里让患者吞服呢?于是,医生从药剂科要来一些空胶囊,将其灌上食盐后嘱托患者吞服。患者按照治疗要求,每天吞服下一定量的特制盐胶囊。三天之后,患者血钠基本恢复至正常,前述症状明显缓解,后续治疗也在有序进行。
事实上,医生的很多小发明能让患者大大获益。
送来急诊的病人,病情有些严重的,输液的时候人是没有意识的,不知道自己在输液,手会控制不住地去摸受伤的地方,容易造成针头掉出来。现成的约束手套,只是一个简单的封闭式手套加上用来捆绑到床上的约束带,病人的手在手套里面还是能够活动。一旦针头和夹在病人手指头上的设备被挣脱,手套又要重新穿戴,十分麻烦。于是浙江省余姚市人民医院的护士们就把传统的约束手套在手指部分剪开一个口子,装上拉链,又在手掌心的位置撞上一块硬质板材,同时在板材上固定一个指环。这么一来,病人的中指穿过这个指环,再把手套绑到病床护栏,怎么动都不会挣脱了。
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最为有效的药物,患者自己注射胰岛素控制血糖已被广泛使用。但许多患者在自行注射胰岛素时由于无法准确定位,往往不能发挥最佳疗效,甚至还会发生皮下脂肪硬结,这在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尤为普遍。而湖北省武汉市中心医院内分泌科三病区护士长杨静发明的胰岛素腹部注射定位腹带,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这些医护人员干的可能是一件件小事情,但如果把若干小事情汇聚起来,就能形成大能量,医患关系也将更加和谐! (环球医学编辑:常 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