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xiruozhichan
发表于: 2013-3-19 21:42:2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近期发表于Occupational and Environmental Medicine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夜班可能会增加罹患卵巢癌的风险。与此同时,“云雀”们的卵巢癌风险却比“猫头鹰”高。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早已认定,夜班会破坏人体的正常生物钟(昼夜节律),是强烈的致癌因素。这项研究纳入了1101名常见晚期上皮细胞卵巢癌女性患者,另389名交界肿瘤以及1823名健康的女性作为对照组。平均年龄在35-47岁之间,并记录工作时间以及夜班史。 研究结果发现:在侵袭性肿瘤组中,约1/4的女性(26.6%,293)有夜间工作经历,交界肿瘤组中1/3(32.4%,126)女性有夜班工作史,同一情况在对照组中仅1/5(22.5%,412)。与对照组相比,卵巢癌女性的避孕药使用率较低,并且生育较少。这也证实了避孕药和母亲身份是已知的降低卵巢癌风险的因素。另外,三组的平均夜班时间为2.7至3.5年,主要分布在医疗行业,饮食服务行业,办公和行政支持行业。 与朝九晚五的人群相比,夜班会增加肿瘤风险,其中晚期肿瘤风险增加24%,早期肿瘤风险增加49%。 在夜班人群中,“猫头鹰”所占比例占27%,超越“云雀”的20%比例。可是,“云雀”们的晚期卵巢癌的风险更高,为29%;而“猫头鹰”为14%,但无统计学差异。而对于交界性肿瘤,“云雀”与“猫头鹰”的结果很相似的,为57%和43%。与此同时,只有50岁以上的女性罹患卵巢癌受夜间工作影响。这一研究结果与乳腺癌的研究一致,但是本研究并没有发现随着夜班时间的增加,卵巢癌的累积风险升高。 研究人员认为,褪黑激素可能是主因。褪黑激素在夜间释放,调节性激素尤其是雌激素。褪黑激素还能清除有害的自由基,促进其他抗氧化剂在体内生成。但夜晚的光刺激会抑制褪黑激素释放,这或许就是夜间工作升高卵巢癌风险的一大原因。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3-19 21:43: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