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紫贝壳
发表于: 2013-1-13 15:12:0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1. 病例简介

       患者女性,34岁,6年前体检发现左附件区有一直径为2 cm的肿物,因肿物体积较小而未治疗。5年前患者无明显诱因地出现月经期腹痛,伴腰酸腹胀逐渐加重,须服止痛药缓解,B超复查显示,盆腔肿物体积增大。

       超声检查 检查显示:子宫前位,体积增大7.3 cm×5.2 cm×6.3 cm,边界清,外形尚规则,子宫内膜前移。子宫肌层回声欠均匀,子宫后壁肌间隐约可见3.8 cm×3.5 cm×3.7 cm中等回声包块,边界欠清,点状血流信号(图1)。右附件可见6.7 cm×5.8 cm×5.3 cm囊性包块,边界清,外形规则,内为液性暗区伴细密光点,囊壁可见点状血流信号(图2和图3);子宫左上方可见6.1 cm×4.5 cm×4.6 cm囊性包块,边界清,外形尚规则,内为液性暗区伴细密光点,内可见分隔,隔壁可见条状血流信号(图4)。子宫直肠窝及髂窝无阳性发现。




 
图1 子宫前位增大,肌层增厚欠均匀,肌间可见一中等回声包块,边界欠清,有栅栏状衰减回声,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图2 右附件区囊性包块含细密光点,有分隔,囊壁外缘清晰但内壁毛糙



 
图3 囊肿囊壁可见少许血流信号,为中阻低速血流频谱

 
图4 子宫左上方囊肿分隔可见条状血流信号


思考:1. 该病例的诊断结果是什么?
           2. 该病例的特点是什么?
 

2. 讨论

       诊断 子宫增大;子宫腺肌症;双附件区囊性包块。

       术中所见 子宫前位,宫体球形,质硬;子宫后壁外突瘤核,界限不清。双侧卵巢均囊性增大,囊肿内为巧克力样物质,均为多房,与阔韧带后叶、乙状结肠和子宫后壁粘连。

       子宫腺肌症是指子宫肌层内含有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和间质细胞,常发生于生育年龄妇女。二维超声可将其分为弥漫型和局灶型子宫腺肌症。上述患者属于局灶型子宫腺肌症,子宫不规则增大,局部隆起;病灶呈不均质高回声,伴栅栏状衰减回声,病灶与正常肌层之间无清晰边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显示,病灶处肌层血流信号增强。

       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又称为巧克力囊肿,二维声像图呈圆形或椭圆形,可以是双侧或单侧病变,囊肿内回声根据月经周期和病程长短不同而有一定特征性改变。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少许血流信号,囊壁有中等阻力,低速血流频谱。上述患者囊肿内含细密光点及细分隔,须与输卵管和卵巢积脓鉴别
求知
发表于: 2013-1-13 15:28:23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