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沙利度胺是治疗难治性小儿炎性肠病的有效药物之一,但是其存在引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副作用,大大限制了其使用,本项研究探讨了其在治疗儿童炎性肠病中的结局与疗效。
方法:回顾性地分析多中心队列研究,评估沙利度胺使用者的患病率与疾病进展,将使用者和非使用者的临床资料与基因谱进行分析。
结果:在纳入研究的142名患者中有72.5%的患者出现了沙利度胺相关的周围神经病变(TiPN),出现症状时间的中位数为16.5个月,在治疗12个月和24个月后有30%和64.%的患者会出现TiPN,沙利度胺的使用剂量与TiPN的发生率也有明显关系(50-99 mg / d OR:2.62; 95%[CI],1.31-5.21; 100-149 mg / d OR:6.16; 95%CI, 20.9-13.06;> 150 mg / d OR:9.57; 95%CI,2.6-35.2),当停用沙利度胺后,有89.2%的患者临床症状可以得到缓解。
结论:在炎症性肠病患儿中,TiPN是常见的,但一般症状轻微且通常可逆。累积剂量似乎是最相关的危险因素。
原始出处: Bramuzzo, Matteo MD. et al.Risk Factors and Outcomes of Thalidomide-induced Peripheral Neuropathy in a Pediatric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Cohort. INFLAMM BOWEL DIS. 2017. 来源:MedSci梅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