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论 CI
2012年,对于没有进行现场心脏外科手术条件的医疗单位而言,经皮冠脉介入治疗向前迈进了一步。在英国,超过60%的医疗单位没有进行现场心脏外科手术的条件,与有此条件的单位相比,他们进行 CI的例数要少的多(中位例数435比1454)。AtlanticCPORT 的研究者设计了一项非劣效性试验,研究人员将近19,000名患者随机安排在有或无现场进行心脏外科手术条件的医院,比例为1-3。在6周时,两组的死亡 率几乎等同(1.0对0.9%),9个月的主要心脏不良事件(MACE)也相似(11.2对12.1%);然而,目标血管再通(TVR)在无现场心脏外科手术条件的医院要高(6.5对5.4%,P=0.01)。但这一结论是在不考虑TVR界定标准以及所用支架类型的基础上得出,这可能反映无现场心脏外科手 术条件的医院 CI操作方法更加保守或成功率更低。
PCI术后患者结局的公开报道是监测医疗质量的一项重要手段;但这可能导致一些术者"规避风险"。Joynt等人进行了一项回顾性观察研究,研究人员将2002年到2010年间公开报道临床结局与未公开报道的地区进行对比后发现:治疗结局公开报道的ACS患者进行 CI治疗的比例较低,这一差别在STEMI和心源性休克(CS)的患者中更为明显。有趣的是,在马萨诸塞州引入公开报道制度之后,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进行 CI的比例降低。当然, CI率降低至少有两种解释—要么是术者规避风险;要么结局报道避免了 CI的过度应用。
SYNTAX研究认为,进行冠脉搭桥手术(CABG)的患者中风风险更高。一项荟萃分析发现,30天的中风风险在CABG和 CI术后的发生率分别是 1.2%和0.34%(P<0.0001)。这相当于行CABG治疗的患者每1000人中就增加7例中风发生。SYNTAX研究的1年中位随访也发现了类似结果。 FREEDOM试验的结果很有意义。该试验将1900名伴多支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随机分组,分组患者将分别接受药物洗脱支架(DESs) CI治疗或CABG。5年后的实验结果显示, CI组中的心梗发生率和死亡率较高,主要结局指标(包括死亡、心梗或脑血管意外(CVA)等)在PCI组发生率更高 (26.6对18.7%,P=0.005);然而,CABG组的中风发生率较高。在伴多支血管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血运重建手段的选择上,这些结果值得介入心脏病专家参考。
 FREEDOM试验结果:PCI组结局指标发生高于CABG组
在植入冠脉支架之后,非心脏择期大手术的围术期处理仍是一个重大问题。目前指南一般推荐将手术推迟到裸支架(BMSs)植入术后1个月、DESs植入术后1 年。为探究支架植入术后的择期手术选择时间,研究人员进行了一项回顾性队列研究。在这项研究中,曾行支架治疗且之后又进行非心脏手术的患者作为试验组,支架治疗之后未行择期手术的患者为对照组。结果显示:BMSs治疗后应在45天之后行择期手术,而应用DESs的患者,则要等180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