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管理员
发表于: 2017-9-25 10:48:1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重庆9月24日电(记者李松)重庆渝北区刚满月的小宝宝楠楠,在社区医院做儿保时,被发现心脏有杂音。随后转诊到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被确诊患有先天性心脏病,心脏彩超检查显示,楠楠的动脉导管未闭、房间隔缺损。

        每年9月的最后一个星期天是世界心脏病日,近几年针对先天性心脏病患者的治疗尤其受到关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心血管内科教授吕铁伟介绍,先天性心脏病是危害婴幼儿健康与生命的残酷“杀手”。有数据显示,每1000个新生儿中约有7-8个宝宝患有先天性心脏病。

        “很多家长并不知道,多数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孩子是可以通过‘不开刀’的心脏介入治疗实现治愈的。”吕铁伟教授说,心脏介入治疗是一种新型诊断与治疗心血管疾病技术,在影像学方法的引导下,通过穿刺体表血管,送入特定的介入材料,采用精细的心导管操作技术,对心脏病进行诊断和治疗,是目前较为先进的心脏病诊治方法。

        吕铁伟介绍,包括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采用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无需开胸、无需体外循环、不遗留瘢痕,住院时间短,成功率高、术后并发症少等优点。

        “虽然心脏介入治疗优点不少,但也并非可以治疗所有类型的先天性心脏病,其适用范围还与检查结果显示的心脏缺损位置、大小有关。”吕铁伟提醒,如果有孩子在医生听诊时发现有心脏杂音,应到正规的专科医院行进一步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