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此,中国中医科学院院长刘保延教授深表赞同:“传统临床研究往往是以新药研发为导向、以企业为主导的临床研究,但现在看来,新药创制只是临床研究的一小部分。更为重要的,也是中医药必须立足的,是利用临床的实际数据进行‘效果比较研究’,例如什么疾病采用中医治疗有优势,什么时机用,中西医如何配合等。”
刘保延说,完成上述研究,有赖于看好每一位病人、规范化地收集数据,以电子病历系统、结构化病历为技术支撑的平台建设以及国家级数据中心。目前,由中国中医科学院研发的临床科研共享系统已经在全国七八家医疗机构中应用,在脑卒中、糖尿病、冠心病等领域已收集病历近10万个。下一阶段,中医科研机构应该先从20种重大疾病中,挑选中医药有优势的特色病种切入,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推出的16家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核心力量,把中医、西医、中西医等领域的全国力量有机整合,实现优势互补,最终形成以大病病种为核心的研究平台。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院长唐旭东介绍,目前该院已经探索建立了慢性肾小球肾病等近百个专题专病门诊,将中国中医科学院对于重点病种、优势病种的研究,与医院门诊结合在一起,把前者的研究成果在日常医疗中推广应用,同时从临床发现寻找最新的问题。这不仅有利于推进整个中医院的专科特色建设,而且也形成了转化医学临床与科研双赢的局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