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需要方向
发表于: 2011-10-14 09:50:13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常使用阿司匹林与早期老年性黄斑变性(AMD)以及湿性晚期AMD密切相关,而且发生这些病变的风险与阿司匹林的使用频率也显示出相关性。

这些发9月13日在线发表在《Ophthalmology》上,该研究纳入约4700名年龄在65岁及以上的欧洲患者。

来自荷兰阿姆斯特丹神经科学与学术医疗中心的aulus T.V.M. de Jong, MD博士和他的同事写到:"有关阿司匹林使用率与AMD发生的相关性的研究已经在多个研究报告中被提到,但是研究结果却并不相同。

为了找出更多可能的相关性,de Jong博士及其同事进行了一个基于人口的横断面研究,该研究采用结构性访谈的方法,用以评估阿司匹林的使用和AMD的相关性,受试者共4691人,他们分别来自7个欧洲国家:挪威、爱沙尼亚、英国、法国、意大利、希腊和西班牙。

除了问及到受试者的阿司匹林使用史,研究员们还询问了他们的社会人口状况、受教育水平、目前和过去的吸烟史、酒精消费状况。其他问题集中在他们的病史,包括中风或心肌梗死史,以及他们是否被诊断为心绞痛或糖尿病。

阿司匹林使用量的评估采用的是预编码响应分类,共有7项,跨度从"从不"至"每天"。

胆固醇水平是通过对空腹血液样本检测获得的。

然后采集受试者的数字化眼底图像,之后将图像发送到分级中心由两个经验丰富的员工进行评价。图像分级标准采用的是年龄相关性黄斑病变和AMD的国际分类和分级系统。

研究人员对干性AMD的定义是:界限清晰的视网膜色素上皮圆形或椭圆形区域缺乏,圆形或椭圆形区域最大直径超过175微米,脉络膜血管可见,并且不存在湿性AMD。

湿性AMD的定义是: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呈浆液性或出血性脱离,视网膜下新生血管膜,视网膜出血,纤维疤痕病变增生,或这些特点结合存在。这一定义还包括眼底图像上出现干性AMD碎片。

作者报告说,36.4%的患者出现早期AMD症状,3.3%的患者出现晚期AMD症状。

约有41%的受试者每月使用一次阿司匹林, 7%受试者每周至少一次, 17.3%受试者每日一次。

研究人员写道:"对于每天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调整潜在的混杂因素后,比值比随着AMD病情的恶化呈稳步上升趋势,当对所有已知的混杂因素(包括心血管疾病或心绞痛)进行调整后,相关性并没有改变,但也许有其他混杂因素未进行检测。"

严重性的相对增长如下所示:1级,1.26(95%可信区间[CI],1.08 - 1.46, <0.001);2级,1.42(95%CI,1.18 - 1.70);和湿晚期AMD,2.22(95%CI,1.61 - 3.05,<0.001)。

作者建议对这项研究的结果进行解释时要谨慎。研究员说:"这是一个横断面研究,并且不能排除患有AMD的病人是在检查出有视觉问题后服用阿司匹林的可能性。"另一个局限性是,"受试者可能错误地报告他们的心血管病史,导致残余混杂和测量误差。"不过,作者说道:"病例报告通过询问严重事件(如心脏病发作、中风,并记录发病日期)来尽量减少误报。"

虽然该研究存在局限性,但是,作者总结道:"这一有趣的现象可为进一步评估阿司匹林使用和AMD之间的关联提供依据。"

这项研究由比利时布鲁塞尔的Vth Framewor欧洲委员会资助。摄像机由英国黄斑病学会赞助。此外,位于马德里的西班牙卫生部, CIBER de Epidemiologi´ y Salud Pública和瓦伦西亚加泰罗尼亚自治区政府(后两者均位于巴伦西亚)都对西班牙阿利坎特提供了另外的资金赞助。一名作者获得了爱沙尼亚的教育科学部的资助。作者表明没有相关财务关系。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14 11:17:3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14 11:23:0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蕊医生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14 11:31:1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竹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15 07:00:4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竹叶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10-15 07:00:5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majufeng
发表于: 2011-10-15 08:04:44 | 只看该作者

学习了
njxjh
发表于: 2011-10-15 09:38:48 | 只看该作者

看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