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chenweidr
发表于: 2013-11-7 17:02:1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药物被认为是急性胰腺炎的一种少见原因,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库列出525种药物可能会引起急性胰腺炎,但只有30多种药物明确会引起胰腺炎。药物性胰腺炎的发病率为1.4%~5.3%。儿童、女性及老年是高危人群,艾滋病、炎症性肠病和化疗的肿瘤患者药物性胰腺炎的风险很高。

药物性胰腺炎的诊断

药物性胰腺炎的诊断标准包括:(1)急性胰腺炎发生在药物使用期间;(2)排除所有其它常见的原因;(3)停药后急性胰腺炎的症状消失;(4)再次使用怀疑的药物后症状复发(激发试验阳性)。

临床上确诊药物性胰腺炎有一定困难,首先要明确是否存在胰腺炎,即达到以下3个条件的两条:(1)腹痛符合急性胰腺炎腹痛的特点;(2)血清淀粉酶或脂肪酶大于正常上限的3倍;(3)CT、MRI或B超检查显示胰腺炎特征性改变。其次,要排除其他常见的胰腺炎病因:可通过询问患者既往史、个人史和家族史,如胆道疾病或胆石症、饮酒、高脂血症,腹部手术、腹部外伤,家族胰腺炎病史等;最后通过实验室检查(如肝功能试验、血钙、甘油三脂、肿瘤标志物等),腹部B超、增强CT扫描,磁共振胰胆管显影(MRCP)、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超声内镜等进一步查找病因。

在排除了常见的病因后,那些考虑特发性急性胰腺炎患者应注意有无药物引起的可能,要仔细询问患者胰腺炎发病前的用药情况。当怀疑但不能确定药物是胰腺炎的病因时,如果激发试验阳性(再次使用怀疑的药物后胰腺炎症状复发)可以确诊,但这存在伦理问题。只有在无替代药物、而该药的收益大于风险时,在取得患者同意后才能再次使用该药物。

药物性胰腺炎的防治

药物性胰腺炎的预防首先要识别引起药物性胰腺炎相关药物,特别是警惕证据水平高的Ⅰ类和Ⅱ类药物,其次识别高危人群,包括儿童、女性和老年人群,艾滋病进展期、炎症性肠病及接受化疗的肿瘤患者。最后了解药物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有助于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

药物性胰腺炎治疗的关键是停止使用药物性胰腺炎相关药物,防止胰腺继续损伤,其它治疗参照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大部分药物性胰腺炎为轻度急性胰腺炎,可给予禁食、补液、止痛、抑制胃酸、抑制胰液分泌等治疗。中度及重度患者应收入重症监护病房,进行液体复苏、脏器功能维护、营养支持,使用生长抑素及其类似物等,如胰腺坏死继发感染,合并严重的腹腔间隔室综合征等,需行介入、内镜或外科手术干预。(参考文献略)

内容摘自:何文华,吕农华.药物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诊断及防治.临床内科杂志.2013,30(9):592-594.

连接>>>可能引起药物性胰腺炎的常见药物

免疫调节剂 :5-氨基水杨酸、硫唑嘌呤和6-巯基嘌呤

利尿剂 :呋塞米、氢氯噻嗪

抗生素 :异烟肼、强力霉素和米诺环素、红霉素、头孢曲松

非甾体抗炎药 :布洛芬、塞来昔布

他汀类药物

抑酸药 :组胺H2受体拮抗剂(西咪替丁、法莫替丁、雷尼替丁),质子泵抑制剂(兰索拉唑、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贝那普利、卡托普利、依那普利、赖诺普利、喹那普利、雷米普利等

口服避孕药/雌激素

抗逆转录病毒治疗药物 :拉米夫定和奈非那韦、去羟肌苷,利托纳韦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