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ELLO
发表于: 2012-6-5 06:55:27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5月8日,河南南阳医专附属第二医院28岁的女医生张娟服下了700粒毒性很大的强心药“地高辛”自杀,后被送院抢救,目前仍处于深度昏迷状态。据报道,张娟服药前曾留下遗书,称因医疗纠纷遭不公对待。张娟的父亲称,其女儿是不堪忍受患者家属的侮辱和索赔才自杀的。(5月10日大河网)
 
    28岁的女医生张娟的遭遇其实并不复杂,曾是婴儿主管大夫的张娟,在下班后接到婴儿家长求助电话,说婴儿发热,体温为40℃。张娟询问得知婴儿吃奶良好,无其他异常症状,于是建议服退烧药,并让家长于婴儿服药后半小时再与她联系。可家属一夜没有打电话。第二天上午,患者家属将婴儿送到该院治疗,大约在9点30分,婴儿停止了呼吸。
 
    那么张娟为什么自杀?她在遗书中表明了三点理由,但归纳起来,无非是“患儿家属到张娟所在的科室大闹,追打并辱骂张娟,并提出索赔15万元”。这让“本人一生还要继续从医,因为我热爱这门行业”的张娟不堪重负。很显然,婴儿的死亡,让事态扩大,家属的大闹又让事件升级。此时,最需要的,显然是医院出面解决问题,是畅通的医患矛盾解决途径,有效的医疗纠纷解决方式。
 
    然而,遗憾的是,从5月4日家属大闹到8日张娟自杀,这期间,医院和相关医疗管理部门并未对事件有一个明确的调查结果和说法,也末对事件责任进行具体的划分。
 
    如果说,此前,患者在医院遭受不公正待遇之后,无法有效维权而“医闹”,折射出的是患者的无奈,那么女医生张娟自杀,同时暴露出了,作为医生个体,在医疗纠结和医患矛盾中,其地位与遭遇同样尴尬甚至是无奈。
 
    本应通过正常途径和机制解决的问题,却造成有责任感的医生的自杀。正常途径和机制何以没有发挥应有作用,甚至不畅,这显然才是女医生自杀事件,最值得引起我们关注和深思的地方!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