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94 | 回复: 6

gsoshan
发表于: 2013-7-8 07:11:1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赤小豆花,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花,夏季采取。中医认为,本品性味甘、凉,入脾、肺经,有清热止渴,醒酒解毒之功,适用于疟疾,痢疾,消渴,伤酒头痛,痔瘘下血,丹毒,疔疮等。《神农本草经》言其“主痎疟寒热邪气、泄痢,阴不起,病酒头痛”。《名医别录》言其“止消渴”。《药性论》言其“消酒毒,明目。散气满不能食,煮一顿服之,又下水气,并治小儿丹毒热肿”。《本草纲目》言其“治肠中积热,痔瘘下血”。

  赤小豆,又名红豆、红小豆、赤豆、朱豆,为豆科一年生半缠绕草本植物赤小豆的成熟种子,全国各地均有栽培,夏秋荚果成熟时采收,晒干,除去荚壳,杂质,收集种子备用。中医认为,赤豆性味甘、酸、平,归心、脾、小肠经,有健脾益气、利水除湿、解毒排脓之功。本品甘能补脾,性善下行而利水,为滋养性食疗佳品,对脾虚湿盛,水肿胀满,肢体重困等,疗效甚佳。《本经》言其“消热毒痈肿,散恶血不尽,烦满,治水肿及肌胀满。”《食疗本草》言其“甚治脚气及大腹水肿,散气,去关节烦热,令人心孔开,止小便数”。

  需要注意的是:赤小豆来源有二,功效应用大致相同,赤小豆偏凉,药力优,赤豆甘平略偏于补,多作食物。现二者已混用。现介绍四则粥疗方,供选用。

  1.赤豆花粥:赤小豆花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花、大米淘净备用。先取大米煮至粥成,待熟时调入赤豆花、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清热止渴,适用于消渴,小便频数等。

  2.二花粥:赤小豆花、葛花各1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二花、大米淘净备用。先取大米煮至粥成,待熟时调入二花、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醒酒解毒,适用于醉洒,口干烦渴,纳差食少,头痛等。

  3.赤小豆粥:赤小豆50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米淘净,先取赤豆煮沸后,纳入大米煮至粥成,调入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水,适用于水肿病、脚湿气及中老年人肥胖症等。

  4.豆苓粥:赤小豆50克,茯苓粉15克,大米100克,白糖适量。将豆、米淘净,先取赤豆煮沸后,纳入大米煮至粥成,调入茯苓粉、白糖,再煮一二沸服食,每日1剂。可健脾利湿,适用于各种水肿。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