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634 | 回复: 8

gsoshan
发表于: 2013-7-5 08:29:4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便秘的发生,主要是由于大肠的蠕动功能失调,粪便在肠内滞留过久,过度吸收水分,而使粪便过于干燥、坚硬所致。其临床表现为:大便秘结,排出困难,经常三五天或七八天排便一次,有时甚至更久。便秘日久,常可引起腰部胀满,甚则酸痛,食欲不振,头晕头痛,睡眠不佳。长期便秘,还可引起痔疮便血、肛裂等。中医认为本病多为肠道积热,津亏、气血不足所为,当以清热润肠,养阴生津、补益气血为治。

  中成药脐疗方

  大黄片方 取本品2粒研为细未,置伤湿止痛膏中央,外敷肚脐孔处,固定,每日1换,连续3~5天。可清热导滞。适用于便秘,大便干结,小便短赤,面红身热,或兼有腹胀腹痛,口干口臭,心烦,舌红苔薄黄,或黄燥,脉滑数等。

  补中益气丸 取本品1粒,研为细末,敷于肚脐孔处,外用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温阳益气。适用于大便不一定干硬,或虽有便意,但临厕努挣,乏力,挣则汗出短气,面色恍白,神疲肢倦,舌苔淡白,脉虚细等。

  黄芪注射液 将纱布1块放置于黄芪注射液中浸透后取出,外敷于肚脐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5~7天。可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便秘。

  便秘贴 本品是由沙参、天冬、柴胡、枳实、肉苁蓉、酒大黄、蜂蜜、莱菔子、当归等制成的贴膏剂。外用,取本品贴于神穴(肚脐),一般1次贴8~12小时,间隔12小时,或1次贴18~24小时,间隔24小时,9次为1疗程。可润肠通便。适用于便秘。

  便秘通软膏 本品为牡丹皮、冰片、紫苏梗、沉香、白芷等制成的软膏剂。外用,涂抹肚脐内,按摩30秒,1次使用挤出药膏0.5克(约1厘米),1日2~3次。可通便消胀,顺气导滞。用于大便秘结,腹中胀痛。

  中药脐疗方

  大黄糊 大黄10克。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用米醋适量调为稀糊状,置于伤湿止痛膏中心,贴肚脐处,10~15小时后取下,一般一次即效。为巩固疗效,可再贴2~3次。可清热通便。适用于热结便秘。

  芒栀桃杏糊 芒硝、栀子、桃仁、杏仁各等份,冰片少许。将上药择净,研为细末,装瓶备用。使用时每次取药末5克,用蛋清调为稀糊状,置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3~5天。可清热通便。适用于热结便秘。

  葱白饼 葱白250克。将葱白择净,切细,捣烂成饼,敷于神阙穴上,上盖厚布1块,用茶壶盛满开水熨烫,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可通阳下气。适用于阳虚、气滞便秘。

  生附子糊 生附子15克,苦丁茶9克,炮川乌9克,白芷9克,胡椒3克,大蒜10克。将上药择净,研细,同大蒜捣烂,炒热,装入布袋,外敷于神阙穴上,用热水袋时时热熨,每天2次,每次30分钟。可通阳通便。适用于阳虚便秘。

  黄芪升麻糊 黄芪、升麻各5克。将二药择净,研为细末,用清水,或黄芪注射液调匀,敷于肚脐孔处,敷料包扎,胶布固定,每日换药1次,连续7~10次。可补中益气。适用于气虚便秘。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