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53 | 回复: 8

gsoshan
发表于: 2013-7-2 07:39:45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笔者在临床实践中,用自拟方治疗带状疱疹,疗效满意。方药组成: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生甘草各10克,大黄6克(后下)。若发于颜面加牛蒡子、野菊花各12克;发于腹部与下肢加苍术、猪苓各12克,黄柏10克;疼痛甚者加延胡索12克。水煎,日1剂,分早晚口服。

  曾治患者赵某某,男,36岁。2008年4月9日就诊。患者3天前自觉左侧背部有灼痛感,并出现成簇性水疱而来诊。症见:左侧背部有成簇性水疱,疱底红晕,有灼痛感,心烦,口苦干,大便秘结,小便黄赤。舌质暗红,苔薄黄,脉弦数。诊为带状疱疹,证属火毒内盛。治以清热解毒,活血止痛。处方:龙胆草、珍珠母(先煎)、金银花、柴胡、丹参、板蓝根各20克,栀子、黄芩、郁金、丹皮、紫草各15克,降香10克,大黄6克(后下)。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口服。外用药:青黛10克,生石膏20克,寒水石20克,共研为细末,鸡蛋清调和,搽患处,日数次。服药4剂后,疼痛止,疱疹枯萎,红润消失。效不更方,继服3剂而痊愈,无后遗症。

  本病为肝胆湿热与外感毒邪之火搏结,郁阻脉络,气血不通所致。不通则痛,故见局部灼热,疼痛如针刺;热毒蕴集血分,迫血妄行则发红斑;湿热邪毒凝聚,不得宣泄,壅于皮下则为水疱。笔者自拟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活血,通络祛邪热的作用,正如吴瑭所谓“使邪火随诸香一齐俱散也”,再适当配合使用外用药,故得良好疗效。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