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ajufeng
发表于: 2011-5-19 08:27:2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经典老药“降价死”真相

这些廉价的经典老药已经或将要被价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披马甲药品”所取代,老百姓和政府财政被迫为高价药埋单

《瞭望东方周刊》记者刘武 | 北京报道

“社会上关于药品‘降价死’的说法不成立。”3月中旬,国家发改委价格司医药处副处长朱德政对《望东方周刊》说,“很少或几乎没有是由于我们定价比成本还低的情况。”

这是国家发改委首次公开否定业内外延续多年的药品“降价死”说法。朱德政的论据是中国价格协会和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对2002年~2007年社会反馈药品政策性降价之后出现280多个短缺药品进行的调查。

“降价死”经得起推敲吗?国家发改委多批次降价,公众却感受到药品“降价”沦为“空降”,这是不是一种幻象?

国家发改委委托调查的突破与遗憾

本刊记者最终检索到介绍该项调研较详细内情的论文——《我国短缺药品现状调查分析》,发布在2010年第9期《中国药房》杂志上,作者是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史录文和中国价格协会副秘书长赵振东。

史录文向《瞭望东方周刊》证实,这篇论文正是在国家发改委委托调研项目基础上完成的,“这项调研的确是受国家发改委委托,为解决我国短缺药品问题提供参考。”

这是“迄今为止国内进行过的最大规模的一次短缺药品价格调查”,通过检索41家媒体的报道和对114家不同级别医疗机构的问卷调研,共计得到284种短缺药品。

经过对国内3家大型药品流通企业实地调查之后,调查组发现“284种短缺药品中,只有40种是3家流通企业均未经销的品种,占总品种数的14%。”

史录文说:“经过对这些短缺药品逐个再分析之后,发现真正短缺的只有20多种。”

调查最终的主要结论将药品短缺与政策性降价画清了界限:40种供应不足的药品与我国的药品价格没有直接联系,我国短缺药品的生产供应基本正常。

不过,调查对象是“短缺药品”,这与公众所称“降价死”经典药品本意并不完全一致。如果廉价经典老药被各种“变脸药”取代,同一化学通用名的高价药仍然有很多,这种情况是否属于“短缺”?
“在最开始调研的时候,我就感到犯难——‘何为廉价?’并没有科学的界定,‘降价死’‘廉价药’等表述都是老百姓的主观体验,并不是严谨的药学研究范畴的用语。

后来我们就转而定位研究‘短缺药品’。”史录文说,“短缺包含很多种情况,比如由于突发自然灾害导致药品不够用,也是一种短缺。”

史录文强调,调研是基于2002年——2007年这个特定时间段的,其他年份的情况则不好评价。

究竟有没有经典老药“降价死”?

2005年11月,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为一位白血病患儿曾急寻救命药“环磷酰胺”;2006年10月,上海儿童医院的重症监护室里两次被下达病危通知的患儿不得不等待着一种救命药—— 经典特效药复方磺胺甲唑注射针剂。

2007年4月,《湖北日报》的记者在武汉遍寻14种经典老药,其中80%不见踪影。一位老人花费十多天,辗转大武汉遍寻呋喃妥因肠溶片,最终也是失望而归。

类似的故事也在广东、浙江、北京等多个省市普遍出现过。原因几乎都是指向:降价之后价格低所致。

最初引起人们关注经典老药短缺是一种重症肌无力患者的救命药—— 新斯的明针。媒体报道曾有病人家属跪求医生给孩子用这个救命药,但由于药品短缺医生无能为力。

各地媒体上报道过的在当地找不到的药品名单包括更生霉素、青霉素、四环素、三黄片、去痛片、扑尔敏、黄连素、胃舒平、西地兰、香莲丸、长春新碱、索密痛、食母生、红霉素软膏、山楂丸、颠茄片、络贝林、痱子水、滴鼻净、宝塔糖、保济丸、扑热息痛、人丹、开塞露、妇科十味片、安乃近片、元胡止痛片、甲紫溶液、猴头菌片、麻杏止咳片、土霉素、氨茶碱、病毒灵、舒喘灵、舒筋活血片、大活络丸、八珍益母丸、复方利血平片、七厘散、人参健脾丸、氯霉素滴眼液、人工牛黄甲硝唑、呋喃妥因肠溶片、金霉素眼药膏、诺氟沙星胶囊、速效伤风胶囊、乙酰螺旋霉素、利巴韦林滴眼液、炉甘石洗剂、硫软膏、止咳糖浆、绿药膏、复方甘草口服液、川贝枇杷糖浆、罗布麻片……

尽管上述有些经典老药并不是真的“死掉”了,在部分城市药店的柜台角落里可能有售,但在市民看来这与“死掉”其实无异,这些廉价的经典老药已经或将要被价高几倍、几十倍甚至上百倍的“披马甲药品”所取代。

“经典老药之死”不全是降价所致

在一些80后年轻人的记忆里,也许存在着被戏称“打屁股针”经常要用到的青霉素,但是临床上青霉素几乎已被连番“升级”、价格上涨数十倍的其他抗生素取代。

包括国家发改委、国家药监局等部门在2006年、2007年前曾经展开过对经典老药的挽救举措,但效果较有限。比如,2007年2月,国家药监局“从自愿申报生产廉价药的数十家药企中”选出了10家“佼佼者”,还签订了承诺书。时隔半年之后《经济参考报》调查发现,其中只有4家投产了少数几种廉价药。

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乌日图曾对全国12个城市42家三甲医院调查后发现,大医院“廉价药”短缺情况严重。一些药品零售企业曾推出“廉价老药专柜专区”,最终却都难以为继。

很多药学专家强调,要辩证看待廉价老药。比如,有些老药由于副作用大需要升级换代,退市也是迟早事,但一些被证明是经典的老药从市场消失并非因为“实力不济”。那么,究竟什么原因导致它们逐渐消失?

一些所谓“升级换代”药品使价廉经典老药淡出人们视线,老百姓和财政被迫为堪称“药品中的奢侈品”的高价药埋单。

当然,廉价经典老药的消失也跟公众不良用药习惯有关,也与卫生职能部门对合理用药知识监管、科普不够有关。

2009年8月,国家基本药物目录出台之初,本刊采访的多位权威专家对基本药物推动合理用药寄予期望,但至今社会合理用药水平仍未见明显提高。

分析最为通俗也最为透彻的也许是卫生部原党委书记、部长高强的感叹:“整个链条都需要高价药,那么到老百姓那里价格就不可能低下来。”
yijianhanm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19 09:25:53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19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19 14:03: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19 14:20: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154437174@qq.co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20 08:41:05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寒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5-20 09:12:2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