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727 | 回复: 0

duwei
发表于: 2011-3-19 17:24:18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溶血性贫血(HLA)               

溶血性贫血(hemolytic  anema②, HLA、溶贫)是由于红细胞内在缺陷或外在因素导致红细胞过早破坏、寿命缩短,超过骨髓代偿能力所发生的贫血。

一、分类[1]

()红细胞内在缺陷

⒈红细胞膜缺陷:遗传性球形细胞增多症、遗传性椭圆细胞增多症。

⒉红细胞酶缺陷: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缺乏、丙酮酸激酶(K)缺乏。

⒊血红蛋白异常:如地中海贫血、镰状细胞性贫血。

(二)红细胞外在异常

⒈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①温抗体型IgG、冷抗体型IgM

②同种免疫性溶血:新生儿溶血病(ABO、RH)、血型不合输血反应。

⒉非免疫性溶血:感染性溶贫、理化因素所致溶血(药物、机械损伤)。

二、诊断步骤

 ()寻问病史

皮肤巩膜黄染史、Hb尿史、服药史、感染史、家族史

(二)体格检查

⒈贫血外观:结膜苍白,心率快,心前区杂音

⒉有无黄疸

⒊有无肝脾肿大

⒋有无发育迟缓、特殊面容、先天畸形

⒌有无继发性溶贫原发病的临床表现:淋巴结肿、皮肤紫斑等

(三)实验室捡查

1、确定有无贫血

血常规、红细胞压积、网织红细胞(RS)

注意RBC形态

2、确定有无溶血

(1)红细胞破坏增多的证据

①血清间胆升高

②尿胆元增加

③尿潜血、尿含铁血黄素Rou`s试验阳性

④血清结合珠蛋白下降

⑤红细胞寿命缩短

⑥血浆游离Hb增高

⑦血清铁增加

⑧血清LDH升高

(2)红细胞代偿增生的证据

①RS升高

②末梢血出现幼红细胞为主要证据,重者大小不等、嗜多染。

③骨髓红系显著增生,粒 :红倒置

3、确定溶血部位(血管内还是血管外)

(1)血管内溶血:见于NH( 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同种免疫溶血

①血浆游离Hb↑

②结合珠蛋白↓

③尿Rous(+)

④尿潜血(++)

 (2)血管外溶血:见于红细胞内在缺陷疾病、自免溶贫

①        RBC形态改变

②RBC脆性↑

③间胆↑

④尿胆原阳性

⑤库姆试验可阳性

4、确定溶血病因

综上,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和查体确定溶血性贫血存在,选做相应的实验检查,以确定溶血原因和特殊疾病。如先做库姆试验,如阳性为免疫性溶贫,如阴性为非免疫性(感染、NH、脾亢、化学中毒等)或遗传性(RRC内在缺陷等)溶贫。

附:库姆试验即抗人球蛋白试验(coombs)是检测吸附在红细胞膜上不完全抗体IgG和/或补体颇为敏感的一种试验,是检验AIHA 最主要实验手段。  库姆试验阴性的4个原因 ①库姆试验的敏感性不够。② RBC膜上的抗体数目较少。一般而言,每个RBC膜上的IgG分子达到500个以上才表现为阳性结果。如果具有 50—250个IgG分子时,以具有抗体的活力,可产生溶血。但因抗体数目不足以使库姆试验表现阳性反应。③库姆试验的局限性大约0.5%---2.5%患者仅有IgA抗体,(IgA很少引起AIHA)而无IgG故结果阴性。④IgG分子在RBC膜的表面分布是否集中,如果抗体分布较分散,,则试验结果为阴性。

三、鉴别诊断[9]

1、急性再障:本病常多凶险,严重进行性贫血、出血、感染、常危及生命。但多无黄疸,RS明显减少,不伴肝脾肿大,骨髓三系造血严重受抑、非造血细胞增多。

2、黄疸型肝炎:溶贫者当某种诱因激发溶血危象时,病情常常特别严重。患者严重乏力、深度黄疸、食欲减退伴肝脾肿大,易误疹为黄疸型肝炎,延误治疗。但本病除黄疸外,肝脾可肿大,多为低热,尿胆可阳性、常无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增高呈双相反应,网织红细胞多在正常范围内,(很少>5%)。骨髓无增生旺盛,末梢血不伴有红细胞受损所致的形态改变。

3、败血症:常有原发或继发感染病灶;有阳性致病菌培养结果;白细胞计数增高且可见中性粒细胞内有中毒颗粒;有黄疸也较轻;无血浆游离血红蛋白和网织红细胞增高及血红蛋白尿。

 

四、诊疗常规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IHA[2]

(一)诊断

温抗体型,具备以下3项或第1、3两项可确诊。

⒈婴儿期即可发病,临床表现为急性或慢性溶贫。多有肝脾肿大,脾大较明显。伴发热、呕吐、腹痛、Hb尿、酸中毒、肾功不全、氮质血症。

⒉血象见球形红细胞增多

⒊Coomb`s阳性、抗体主要属IgG,37℃时反应最活跃。

诊断标准:如不具备上述第3项,而临床表现符合自身免疫性溶贫(应用激素或脾切除有效),并除外其它溶贫可能时,可诊断为Coomb`s试验阴性的自身免疫性溶贫。

(二)治疗

⒈肾上腺皮质激素:推荐剂量,强的松2mg/kg.d口服(或开始H-C静点)如连服4周仍无效,应改用其它方法,如有效则继续用药,直到维持血红蛋白稳定在正常水平1个月,以后每周从日量中减5mg,直至每日量减为10mg后再继续口服4周。以后改为5mg/d连续服用3个月,再改为2.5mg/d连服3个月,如无复发可停药(具体计量依年龄而酌情定)。在减量中如有复发,应恢复到最后一次有效剂量,直至再获得疗效为止。一般剂量无效时,开始可试用大剂量短疗程静脉给药。如需要强的松在10mg/d以上才能维持疗效时,则不宜长期治疗,以避严重的副作用。[3][4]

⒉丙种球蛋白:[3]具有阻断FC受体的作用,0.4g/kg/d连用5天,必要时停用5—7天后再用一个疗程,可连用4个疗程。如有效其Hb可达到正常,其后隔一个月再用1-2个疗程至库姆转阴。亦可用1g/kg/次,每月一次。[5]

⒊免疫抑制剂治疗(IS):激素无效可选用:[4]

  (1)硫唑嘌呤或环磷酰胺剂量均为2.5mg/kg/d连服4周,仍无效时加大剂量或配合用少量强的松。

(2)环胞菌素A(CsA)能抑制T辅助细胞生成和B细胞抗体生成,5—8mg/kg/d  Tid po.有效后减量,疗程3—4周。

(3)抗胸腺细胞球蛋白(ATG):马ATG 10mg/kg/d 静点 连用5天

⒋脾切除指征:(1)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无效(2)51Cr标记患者细胞,表明脾为RBC破坏主要场所者。(3)继发脾功能亢进,巨脾有压迫症状。

⒌输血:给AHIA病人配血时很困难,因病人血清中存在高滴度的抗体,可使供体RBC发生聚集反应[3]。又因输血可提供大量补体和RBC而加重溶血,一般不给,重度贫血可输洗涤RBC,5—10ml/kg/次

⒍治疗原发病如病毒或支原体感染。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