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3月18日是第11个全国爱肝日,主题是“爱肝你我同行,构筑健康长城”,呼吁全社会、科研人员、医学专家、医疗机构、肝病患者等齐心协力,普及肝脏健康知识,共享肝病诊疗发展新成果,共同为肝脏健康保驾护航,实现2050年消灭肝炎的目标。
肝癌被称为“癌中之王”,其恶性程度高,发展迅速,自然生存时间一般不到半年,占我国恶性肿瘤死亡率中的第二位。肝癌早期可无症状,一旦出现明显症状,约有 1/3 已属晚期。近期病死率相当高。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肝胆外科专家介绍说:近年来通过手术来切除肝脏肿瘤的患者中年龄最小的仅有12岁。
据了解,原发性肝细胞癌(简称肝癌)是我国常见的恶性肿瘤,在全世界每年新发的60多万例肝癌病人中,我国约占一半,已占我国癌症死亡率的第二位,全世界第三位。肝癌的发病较隐匿,早期无症状或症状不典型,仅表现为上腹部不适或隐痛,容易被患者忽视。一旦出现明显的腹痛腹胀,甚至出现黄疸、腹水、消瘦、贫血等等,多数已经是进展期肝癌。因此,肝癌患者早期诊断率低。同时,其确诊病例的手术切除率仅为20%,并且切除后的病例也有较高的术后复发和转移。因此,肝癌具有难以早期发现、治疗效果欠佳,预后不好,被人们称为“癌中之王”。
肝癌的发生与哪些因素有关肝癌的发生是一个多阶段、多因素累积作用,经过启动、促癌和演进等步骤,以及多个基因参与和突变的结果.其病因尚未清楚,相信与下列因素有关: (1)肝炎病毒。大量实验和临床研究发现乙型肝炎病毒(HBV)与肝癌发病关系甚为密切.而在发达国家,丙型肝炎病毒(HCV) 是肝癌的主要病因之一,其患者血清抗HCV阳性率多超过50%。病毒性肝炎发生肝癌的过程为:急性肝炎→慢性肝炎→肝硬化→原发性肝癌。 (2)肝硬化。主要是肝炎(病毒性肝炎、酒精性肝炎、药物性肝炎)演变发展的结果,肝癌发生危险率和预后随肝纤维化严重程度而增加 ,约2%~5%肝硬化患者发展为肝癌患者。血吸虫性肝硬化(肝纤维化)也是我国肝癌的一个重要原因。 (3)长期酒精中毒,容易造成肝硬化而变成肝癌。 (4)发霉食物中的黄曲霉毒素可诱发肝癌。 (5)其他因素:肝吸虫病、遗传因素、物理和化学致癌因素,等等。如何早期发现肝癌凡是中年以上,特别是有肝病史病人,发现有肝癌早期非特异的临床表现,如上腹不适、腹痛,乏力,食欲不振和进行性肝肿大者应考虑肝癌的可能,要作详细的与肝癌临床有关的定性,定位等检查和观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