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生鱼片
发表于: 2011-3-9 23:52:29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今天下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卫生部部长陈竺,财政部副部长王军,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胡晓义,发改委副主任、国务院医改办公室主任孙志刚就“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相关问题回答中外记者的提问。

王军在记者会上表示,2009年党中央、国务院决定用三年的时间完成医疗卫生方面的五项重点改革,三年全国财政投入新增11342亿元,其中中央财政新增投入3659亿元。中国财政医疗卫生投入逐年提高,今年将达5360亿。

为了缓解基层财政困难,特别是一些困难县的财政支出方面的压力,中央财政、省级财政、市级财政都尽力给予了支持,县级财政也千方百计地调整支出结构,尽心尽力地支持医改。做的几项工作:

第一,加大了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加大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投入力度反过来就减轻了这些困难县的支出压力。中央财政安排的设备购置补助总共达到530亿元之多。

第二,对基层实行基本药物制度、取消药品加成,推进综合医疗改革,也给予了一定的补助的“奖补政策”,三年安排了120亿元。

第三,调整了医疗卫生专项资金的分担机制,以减轻中西部地区的财政支出压力。从今年起对新农合新增部分调整了分担机制,增加了中央的财政投入141亿元。

第四,从去年开始中央财政还实施了一个政策,用通俗地话来说,给财政困难县吃“低保”,规范地说法就是建立和完善县级基本财力的保障机制。在测算的时候,要把这个县能不能够做到有财力保障基本需求,如果达不到这个最低的保障线,中央财政和省级财政要补到最低的保障线。去年中央财政拿了475亿元,今年中央财政要拿775亿元。

第五,中央财政这几年还不断加大对地方一般转移支付的力度。具体的投入比例是,2009年比2008年中央财政对地方的一般性转移支付增长了29.4%,2010年增长了17%,今年增长了18.5%。这笔钱下去,中央财政的一般转移支付达到1万亿元以上。

第六,在整个工作要求、服务平台、监督管理机制等方面做了一些改革和创新,要求各级财政都要提高认识,加大力度,想方设法保证医改的推进。

今年新农合政策范围内报销比率达到70%

陈竺表示,2011年新农合补助从120元提高到200元。新农合制度作为党中央、国务院为帮助农民解决抵御疾病风险的重大举措,在短短几年当中,确实走出了一条有中国特色的发展道路。在2003年的时候,新农合只有人均30元的水平,当时是以大病统筹为主的。经过几年的努力,去年在120元筹资水平,这是政府的补贴,加上农民自己交的部分,总共150元的筹资水平下,实现了住院报销率在政策范围内能够达到60%,同时,在60%的地区实现了门诊统筹。去年,政策范围内报销封顶线达到了农民纯收入的6倍,也就是3万元。全国有11亿农民受益。

陈竺表示,在保基本的同时,也在探索保一些重点的病。首先是儿童的大病,在财政部的支持之下,卫生部和民政部的大病救助形成了老百姓称之为“一站式”的衔接,一个是儿童的先天性心脏病,另一个是儿童的白血病,总共两类6种。由新农合报销70%,由大病救助的基金根据家庭的情况给予20%的补偿,加在一起对于困难家庭能够达到90%或者更高一点儿的补偿。到去年年底,已经有4千多名患儿得到了救助。

今年在筹资水平进一步提升的情况下,一方面受益面要进一步扩大,另外就是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率也要进一步提升,同时门诊统筹还要进一步推开。今年按照国务院医改领导小组的要求,政策范围内报销比率要达到70%,而且报销上限要达到5万元,同时门诊统筹又在推开,因此这是要花很大力气的。

陈竺介绍,对于大病保障,按照前一段时间国办发的今年的医改任务,要求儿童“两病”试点要向全国普遍推开,同时还要扩大大病保障的试点病种。卫生部已经开展了妇女“两癌”早期的筛查。今年在农村医疗卫生体制的改革和公立医院改革当中,要把县医院建设好。

陈竺表示,新农合是世界上覆盖的人口最多的一个保障制度,覆盖了8亿多人。新农合基金只能用于农民的看病就医补偿,不能够用做其他任何用途。今年要从行政、审计、信息化三个方面加大管理的力度,使得群众看病更加方便,使得群众不仅能看得上病,而且能看得好病。

两年内在全国基层医疗机构配备全科医生

孙志刚表示,中央非常重视县乡村三级医疗网络的建设,在前两年医改投资当中,中央安排资金共支持了近2000个县级医院、近20000个城乡基层医疗机构的建设。

孙志刚介绍,今年还要继续投资,全面完成既定的对县级医院和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建设的任务。同时,通过多种途径加强基层队伍建设,准备通过两年的时间在全国所有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都能够配上合格的全科医生。 另外,今年要启动基层的医疗机构信息化建设,基层乡镇卫生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还要进一步加强三级网络的网底建设,对村卫生室的建设和管理,提高村医的待遇,保证网底不破。

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覆盖12.6亿人

胡晓义表示,新医改以来,2009年、2010年这两年,在城镇增加了参保人数1.14亿人。城乡都加起来,现在的三项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已经覆盖了超过12.6亿人,正在向着全民医保的目标迈进。把800万国有关闭破产企业和其他关闭破产企业的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基本医疗保障。

现在各级政府仍然在继续加大投入,胡晓义表示,将继续提高基本医疗保障制度政策范围内的报销比例,今年要力争达到住院大病报到70%左右。

二是提高封顶线(最高支付限额),农村是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城市要到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6倍,最贫困的县支付的封顶线不能低于5万块钱,解决大病的问题。

三是普遍开展门诊统筹。全面推行门诊统筹,受益面能够达到50%以上,可以把群众负担比较重的多发病、慢性病也纳入基本医疗保障,让群众受益。

四是和有关部门一起做好提高重大疾病医疗保障水平的工作,让群众受益。

安徽医改经验:走“综合改革”道路是良方

有记者请孙志刚介绍一下在担任安徽省副省长期间,安徽医改的有效经验。

孙志刚表示,实践当中,我们找到了正确的答案。就是必须通过综合改革的办法,包括推进管理体制、人事制度、分配制度、药品采购供应制度和经费保障制度的一系列配套改革来彻底破除以药补医的机制,同时又避免回到“大锅饭”,建立一个全新的、坚持公益性、调动积极性、保障可持续、充满活力的新机制。

孙志刚说,通过这个新机制的建设和运行,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回归到公益性,而不是以营利为目的的企业;使医生回归到治病防病的角色,而不是推销药品的商人;使药品回归到治病的功能而不是赚钱的工具。同时通过这个新的体制的建立和运行,使老百姓能够从药品大幅度下降和医疗机构改善服务当中得到明显的实惠,也使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医务人员得到进一步的优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能力和效率得到明显的提高。

安徽在推进基层医改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是在认真贯彻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下,结合实际进行的。安徽在推进基层医改当中,在最初研究基本药物制度如何贯彻的时候,也是意见不一致的。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办法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剖“麻雀”,分析问题,一切从实际出发,通过反复地深入基层、调查研究、解剖乡镇卫生院到底存在什么问题,这个以药补医的机制是怎样形成的、是怎样引发出很多具体问题的,怎样解决这个问题,通过大量调查研究的实践,我们的认识统一了。

回顾这段经历,孙志刚表示,医改一定要为人民群众谋利益,医改一定要使中国人民群众得到实实在在的实惠。

majufeng
发表于: 2011-3-10 07:55:50 | 只看该作者

黄金价,补助比例高以又如何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10 14:55:56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3-10 15:03:4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