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majufeng
发表于: 2011-2-17 09:44:44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兔年伊始,医改工作也得到新的部署。2月15日,国务院召开全国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第一次全体会议,部署2011年医改工作,明确将以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

按照新医改的时间表,今年底基本药物制度将在全部基层医疗机构实施,公立医院改革经过近一年的试点,也到了“决战之年”,将进入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阶段。但由于财政补偿不到位,对这两大重点工作难免顾此失彼。

据悉,今年国务院将再次与各省签订责任状,有欠账的省份更添压力。新医改三年重点工作任务将在今年收官,各地将交上怎样的答卷值得关注。

重点如何平衡

此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传达,2011年应以突出抓好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为重点,统筹推进五项重点改革,确保基本完成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三年重点工作任务。

但上述两大重点任务推进都不够理想。按照原定计划,基本药物制度将在2009年底推进到30%的基层医疗机构,2010年上半年达60%,并在2010年底基本做到全面实施。现在时间表已放宽到2011年底,基本药物制度的完成前景仍然不容乐观。

复旦大学药物经济学研究与评估中心主任胡善联告诉记者,根据其课题组的调研,很多地方声称已实施了基本药物制度,实际上却并没有做到。已实施的地区,省级招标抬高了进药价,乡镇卫生院纷纷喊亏,只好开处方让患者去零售药店买药。有乡镇卫生院长向课题组诉苦:“我们是在给药店打工。”

公立医院改革的进展也参差不齐。在医疗管理体制方面改革较为迅速,全国出现了管办分开的多种探索,比如成都和北京的医院管理局、上海申康模式、江苏镇江的理事会模式等。但公立医院最为人诟病的“以药养医”局面,却没有获得根本性的改观。

南京市卫生局局长胡万进表示,取消药品加成以后,尚未找到公立医院补偿的合理替代方案。

各地改革的实际情况还表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和公立医院改革这两大重点任务之间,存在着对财政补偿的竞争关系。江苏省卫生厅某位负责人表示,现在医改的主攻点在基层,对公立医院补偿没有什么新的措施。

东部沿海某地市卫生局长直言,基本药物制度推进有明确的时间表,是“硬任务”,而且补偿基层医疗机构所需的财政投入相对较少,效果又相对明显,所以财力不够丰厚的地方基本选择了“保基层”的策略。

公立医院改革决战

就在此次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前一天,2011年全国医疗管理工作会议召开。卫生部副部长马晓伟表示,2011年是公立医院改革的决战之年,通过近一年的试点,公立医院改革取得了初步经验,目前已进入点面结合、加快推进的新阶段。

按照卫生部的部署,2011年公立医院改革试点有五大重点任务。首先是让试点城市开展重大体制机制综合改革试点,核心包括四个“分开”——管办分开,政事分开,医药分开,营利性与非营利性分开。

安徽省某公立医院改革试点城市卫生局人士透露,虽然管办分开各地有很多尝试,但卫生部更有意推广的是北京医管局模式。据了解,北京医管局对全市22家市属公立医院进行国有资产管理、财务监管和医院主要负责人的聘任,指导所属医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改革,建立协调、统一、高效的公立医院管理制度。以用人为例,通过法人治理结构和理事会制度,以往公立医院中党任命干部的制度将改为由理事会选举产生。

继去年11月底国务院发出“58号文”之后,今年的公立医院改革也提出加快推进多元化办医格局,“给非公立医疗机构留出合理发展空间”。但是非公立医疗机构如何获得公共财政的补偿,仍然有待于探索。已实行医院全盘民营化的宿迁市,某位江苏省人大代表告诉记者,今年初卫生系统对精神病医院的补助拨款宿迁就没有拿到。
baobeibaob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2-17 10:00:50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yijianhanme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2-17 10:31:2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1-2-27 13:59:5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