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播到腾讯微博

受伤学生在丘北县人民医院接受治疗 王宗林 摄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事故中不幸遇难的赵正娟生前照
转播到腾讯微博

在发生事故的路口并没有设置任何警示牌
转播到腾讯微博

王海霞的书包还留在猫猫冲小学六年级的教室里,但她却永远地离开了人们
●追踪报道
丘北载24人的马车与货车相撞
没有校车,离学校又远,丘北县八道哨乡猫猫冲小学的学生家长只好雇马车当“校车”。21日,一辆满载24名学生的马车撞上一辆货车,造成2名学生当场死亡,另外22人中,2人伤情严重,9人被转到文山州医院抢救,13人在丘北县医院医治。
事发后,丘北县成立事故领导小组处理善后事宜,迅速采取措施加强学校道路交通安全措施。昨天下午,两名遇难者的家属与肇事货车司机达成赔偿协议,由对方一次性共赔偿60万元。
本报记者在丘北县调查发现,该县目前没有一辆校车。出事学生的家长曾要求学校统一征集中巴来接送学生,但未得到学校答复。如果此事能引起政府重视,悲剧本可避免。
两条鲜活生命逝去,没人愿再提及这起车祸。这起马车充当“校车”引发的车祸引起丘北县的关注,也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
众多媒体涌入丘北县,关注失去生命的孩子,关注全国炒得最热的校车事件后,丘北县发生的这起马车当“校车”引发的重大车祸。
在猫猫冲小学、一些重要地段入口处、一些宾馆大堂,都贴着一张“12·21”事故媒体接待处的纸。可见,丘北县对这起“马车之祸”的高度重视。
一起祝愿这些孩子能早日康复,也希望“马车之祸”能让当地政府觉醒,解决校车问题。
●马车之祸
每名学生每月交60元车费
12月21日,星期三,寒风中的丘北县下着小雨,路有点滑。
12点40分,住在矣堵村委会马场村的近百名孩子吃完午饭,在寒风中等待 “校车”师傅的到来。
一声嘶鸣后,3辆马车的师傅来到村里的中心地带,这3辆马车就是他们用了一年多的“校车”,每名学生一个月60元车费。
12岁的女孩赵正娟,给家中80岁的奶奶扮了个鬼脸,拉着10岁的弟弟赵正恒挤上马车。上车前,她还给马车师傅张明香打了个招呼。
并不宽大的马车挤上24个孩子,寒风中的孩子挤在一起取暖,叽叽喳喳说个不停,传来阵阵笑声。
张明香清点了一下孩子,扬起鞭子,马车从村中出发,目的地是4公里外的猫猫冲小学。
姐姐温暖的手开始失去温度
马车走在乡村道路上,如往常一样,很快就到普炭一级公路。这条4车道的公路,有着许多平交路口,这是政府为周围村民出行方便而设的。
40岁的张明香赶着马车穿过公路。马车还不到路中间,一辆大货车从远处疾驰而来。
一阵紧急刹车声后,货车撞上马车。一声长啸,马倒在地上,蹬了几下腿不动了。
4轮马车已散架,24个孩子在巨大惯性作用下,散落在单边10余米宽的公路上,哭声一片,撕心裂肺。
在车上时,赵正恒一直紧握姐姐赵正娟的手。赵正恒觉得,姐姐的手从他的手中滑落,随后,他被摔落在地。
“姐姐!姐姐……”赵正恒觉得头有点疼,他睁开眼睛,姐姐已不在身边,他爬起来四周搜寻姐姐。
一路上都是孩子,到处都是哭喊声,唯独听不见姐姐的声音。赵正恒发现,姐姐躺在公路最右边,一动不动。
“姐姐!姐姐……醒醒!醒醒……”寒风中,姐姐那双温暖的手开始失去温度,姐姐张开嘴,想说什么,声音是那么小,赵正恒无法听到。
赵正娟的嘴、耳朵都在流血。几分钟后,赵正恒发现,姐姐的头偏到一边。
赵正恒被赶来的120急救人员抬上急救车。他不停地喊医生,将姐姐也抬上来。年幼的他并不知道,姐姐已离开人世。
赵正恒的父亲赵永平从县城赶到现场,看见躺在血泊中的女儿,泣不成声。他将女儿抱在怀里,不肯给任何人。
女儿12年的生活浮现在这名30余岁中年男子的脑海里,女儿乖巧懂事,最近这两年,每天放学回家都帮家里做饭、洗衣服。
21日早上,因为要买本子,妈妈给了她1元钱。她还说,只要5角就够了,家里盖新房,缺钱。
一个多么懂事的孩子就这样走了,赵永平很难舍。
通车不到一年的普炭公路,原本车辆很少,此时,变得匆忙起来。
猫猫冲小学的张校长跑步来到现场,看到眼前的场景,他惊呆了。他有点惊慌失措,不知道该如何来处理面前的局面,只看着120急救人员将孩子一车车拉到县医院。
两名重伤学生生命体征暂时平稳
本来拥挤的县医院,被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弄得更加拥挤、繁忙,外科、骨科一些病情轻的患者,被暂时“请”出,留给受伤的孩子。
下午1点左右,医院再次传来噩耗,12岁的女孩王海霞因抢救无效死亡。
医院里,11岁的王富喜和12岁的王孝因头部受伤,伤势严重。丘北县委、县政府领导,医生征求了家长的意见,立即将这两名学生送到文山州医院。
前晚,丘北县的街道上,急救车不停地在路上穿梭,共有9名受伤严重的孩子被送到文山州医院抢救。
在丘北县医院的病床上,13名孩子仍在接受治疗,一切费用都由政府、保险公司、车主来出。
昨天上午,文山州医院传来消息,两名受重伤的孩子现在生命体征暂时平稳。
黑板上写着“12月21日星期三”
在医院的病房外,赵永平不停地抽烟。他说,21日一个晚上,他的心如针扎般无法入眠,一个晚上,他抽了3包烟。
再回到女儿出事的路口,毛毛雨还未将孩子的血迹洗干净。赵永平在路边的花台上寻找女儿的衣服,但这些衣服已被清洁工扫走。现在女儿留下来的,还有学校里的书包。他准备从学校将女儿的书包拿走,这是女儿留给他的遗物。
猫猫冲小学六年级的教室里,第一排座位最右边的是赵正娟的桌子,书包还在,人已远去,桌子下面还有一把赵正娟用过的尺子。
中间第四排是王海霞的桌子,他的父亲王友文拿走女儿的书包。正是上课时间,班上没有老师,黑板上写着“12月21日,星期三”。一名学生说,老师让他们记住这一天,有两个同学离开了他们,有22名同学受伤,以后回家一定要注意安全。
从猫猫冲小学回到马场村的家中,赵永平翻开女儿的照片和日记。女儿在一本日记上这样写着:“我很爱自己的爸爸妈妈,爱他们的爱心,爱他们为我们付出这么多。”赵正娟80余岁的奶奶看了孙女的照片,也伤心落泪。
赵永平说,他希望孩子一路走好,父亲一直很想念她。
●马车之痛
要么父母接送 要么自己坐车或骑车
马车当“校车”,2人死亡,22人受伤。媒体聚焦这起车祸时,另一个消息也足以让人震惊:整个丘北县没有一辆校车。这句话来自丘北县教育局负责学校安全的副局长赵承生之口。
摩托车也成为“校车”
因为有了普者黑景区,丘北县新区的建设也非常漂亮。在这个县城就有4所中学、近万名学生,丘北一中人数最多,在县城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竟然连一辆校车都没有,更何况是偏远的农村地区。
没有校车,孩子怎么上学,记者将这句话抛给县教育局的工作人员时,他们的回答很坦然,在他们这样一个落后的山区,政府没有钱去买校车,小孩上学都是靠父母送,大一点的孩子上学自己骑车或坐车。
既然没有官方的校车,那就有民间各种版本的校车,马车“校车”就是一种,另外还有三轮摩托车、摩托车等,没有车的只能靠孩子走路。
在丘北县其他地方,马车载人的现场很普遍。每个周末,很多学生回家的主要交通工具就是马车。
猫猫冲小学没有食堂
赵永平透露,去年,年久失修的大矣堵小学拆迁重建,300余名学生面临分流。
经丘北县教育局、矣堵村委会协商,从2010年9月将300余名学生分流,学前班、一年级的学生太小,村委会腾出3间房子给学前班、一年级的孩子当教室。
矣堵村委会总共有18个村民小组,这些二至六年级的学生分成两半,100人到邻近的猫猫冲小学上学,另一部分到小矣堵村小学上学。
孩子被分流,上学的距离也远了,4公里路程,10岁的孩子要走一小时。而且猫猫冲小学没有食堂,孩子早上上学,中午还要回来吃饭,光中午就要走两小时路。
一开始,家长都是自己送孩子,一天送4个来回,农活就没法干了。马场村民小组的家长没办法,就请了3辆马车将孩子送到猫猫冲小学,每个孩子每个月60元车费。从去年9月起,张明香就成了护送孩子读书的3个马车夫之一。
家长曾要求学校找中巴接送孩子
马车冬天比较冷,也不安全,家长就向猫猫冲小学领导提出意见,要求学校找几辆中巴来接送孩子,费用家长来凑。但家长的这种想法一直没得到学校的正式回复。
昨天,猫猫冲小学张校长说,家长确实向学校反映过此事,他们也将此事向县教育局汇报,但教育局回复,村里的路比较狭窄,途经村里时有一座桥,桥的质量不好,无法让中巴通行,所以请中巴接送孩子的事就搁置了。
家长说,他们多次找学校领导,希望能够用中巴来接送,一直没得到回复,事故发生是教育部门不理家长的“请求”造成的,如果有中巴接送,这种悲剧本可以避免。
这起悲剧发生了,对于以后学生的安全上学问题,张校长说,这还是要靠家长自己接送孩子,学校也没有办法解决。农村学生住得比较分散,老师也不可能一个个送回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