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五岳
发表于: 2011-11-7 17:20:40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笔者生活在人民大众中间,深知当前在百姓中谈论最多的话题是分配不公平的问题。当今中国改革分配领域过于悬殊,少数人利用民众共有的资源暴富,多数民众怨声载道有意见。

 

读此文者也是中国民众的一员,您认为中国当今的分配公平吗?

 

共产党领导中国,犯过大跃进(农村吃大食堂)错误,后来纠正了;犯过文化大革命错误,也被纠正了。这两个错误都影响了中国的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分配不公问题是共产党领导改革所犯的又一个错误,共产党应该想办法解决分配不公平的问题。

 

造成分配不公的原因是共产党提出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错误的分配理论造成的。

 

要想解决分配不公的问题,我的观点是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配理论。

 

我为什么说坚持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这一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分配理论呢。

 

我的理由如下:

 

从分配理论上说:“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这一提法,是共产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的。到1999年又将这一提法写进《宪法》第六条。指导我们思想的理论基础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各尽所能,按劳分配。”“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个提法是反马克思主义的,。笔者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提法应是:多种方式的按劳分配。

 

依照“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提法,就不应当提现在的分配不公问题。因为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分配不公是应该的。

 

既然承认自己是社会主义国家,“消灭人剥削人的制度,实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反过来又加上“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从理论上说是混乱的,所以就造成了当前分配不公的局面。

 

为什么笔者认为,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应是:多种方式的按劳分配。这里要给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下个定义。各尽所能是指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成员,能做工的做工,能种田的种田,能经商的经商,能搞科研和发明创造的就搞科研和发明创造等等。总而言之,劳动能力强,付出劳动量大,就应该比劳动能力小,付出劳动量少的社会成员多得报酬;有劳动能力但是不劳动,就应当依照“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

 

有思想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应当分析改革前与改革后的分配方式。

 

国家领导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改革前,农村实行公分儿分配,工人实行八级工资制。实行工分儿分配,农村劳动者到队里出工,干好干赖一个样,构成劳动力年龄就都是满分儿,造成劳动能力强的社员与劳动能力差的社员攀比。这样的分配方式是先劳动后分配,可以说是共同贫穷。改革后实行土地承包,所谓的“大包干”,先把土地分给你,任凭你自己去劳动,生产出的粮食叫做交购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的都是自己的。这实际上是实行的先分配后劳动的分配方式。新的分配方式,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劳动积极性,对于粮食的增产速度在历史上是空前的,载入史册是前所未有的。先分配后劳动是一项伟大创举,充分体现出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巨大动力。割资本主义尾巴是阻止人们劳动,限制了人们的劳动。

 

农村改革不单单是对经济体制进行了改革,重大的改革是对分配方式进行的改革。

 

再说工人分配。从八级工资制改革成工时制,计件工资制等等。同属于改变了分配方式,谁做活多谁多得报酬,体现出按劳分配的巨大作用。

 

尤其是允许办个体户,发挥出先分配后劳动的威力。如修鞋、理发、修车、开饭馆等等,就凭你劳动者的技术水平,服务态度及经营能力。你的技术水平高,服务态度好,经营能力强,就说明你的劳动能力强,你所获得的报酬必然超出技术水平低,服务态度差,经营能力弱的劳动者。

 

下面说分配不公问题。

 

分配不公就是偏离了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原则。骗到了按劳分配为主体这一错误的提法上去了。

 

当前有的辖区分配方式是当权人制定,随心所欲,想怎么制定分配方式就怎么制定分配方式。有的分配方式类似耶稣讲的《在葡萄园做工的比喻》的经文了。

 

打个比喻,一个十口人之家,吃午饭仅仅三十个馒头,可每人都吃饱需要五十个馒头,怎样分吃这三十个馒头呢?平均吃,每人三个,那么在创造这三十个馒头时,有付出劳动量大的,有付出劳动量小的,付出劳动量大的人就会有情绪,势必影响多创造“馒头”。怎样分吃这三十个馒头是一门学科,当家人该认真琢磨。

 

讲大比小,说小比大是一个道理。在十多亿人口的大家庭,又是共产主义的初级阶段,“馒头”还不够多。在“馒头”不够多的情况下该谁多吃?怎样分吃“馒头”是一门学问。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科、教、文、卫、体、工、农、商、兵、政等三千六百行,哪个行业最辛苦,哪个行业该“多吃馒头”,是体现按劳分配这一马克思主义原则的重要性,体现出分配的公平。

 

杂交水稻育种专家袁隆平,国家发给他五百万元奖金,全国人民没有提出异议的。

 

总而言之,人民群众有无限的创造力,我们中华民族的人民是勤劳智慧的人民,要让人民与大自然多获取物质资料,就得让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适当的多得报酬。用多得报酬的办法促使劳动能力强的劳动者把劳动能量发挥出来。在一个单位或一个集体,工作能力强的人就应当比工作能力差的人适当多的报酬。

 

此文作者是北京市平谷大兴庄镇政府高长顺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