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如果大家简单的理解岳飞之死即秦桧陷害而已,就错了。
可以说岳飞之死的真正原因是一个时代的背景,这个背景就是新成立的南宋
岳飞之死是莫须有,不过导致其死因历史书中讲的是秦桧陷害,高宗昏庸听信谗言。
其实真相是岳飞冤死,无可厚非。而死因多方面。归纳以下几点:
1.
宋朝的成立是源自于陈桥驿兵变,那么宋朝一直对武将怀有戒心。而岳家军强盛的时候有10万之众,这不仅让金国害怕,也让宋高宗害怕。即使岳飞没有谋反之心,也不排除下面的将士发动第二个“陈桥驿兵变”即使下面的将士没有这个心,但是自古以来皇帝都是多疑之人,难免有猜忌。这为岳飞之死埋下了祸根。
2.
秦桧是金国的代理人,一心想陷害岳飞,这个就不讨论了。
3.
宋高宗态度,其实宋高宗就是个鬼精灵。历史的评价是昏庸。但仔细分析就会发现他为保住皇位坐享江山可谓是“深谋远虑”。首先为了稳住南宋江山,大胆启用岳飞抗金,打得金人闻风丧胆。但是历史的局限性又让宋高宗采取边打边和的政策。
A.
上面讲了,宋高宗担心岳飞打得太顺了太强了,夺取他的江山。其实这个并不是无中生有,不仅前车之鉴,后世也有类似案例。曾国藩带领湘军镇压太平天国的时候,手下将士包括他的胞弟一直怂恿他自立门户。而且当时的政治军事格局也非常有利于湘军自立门户。首先清廷由于内忧外患已经没有像样的军队控制天下,唯一的主力军队僧格林沁的蒙古骑兵,在英法联军打北京的时候损失不少。在安微又陷入捻军围攻,最后还被捻军消灭。而曾国藩手握湘军20万同时拥有当时清廷最强大的水师。他的徒弟李鸿章淮军和好友左中堂的吴军,也是非常强大的力量。若他自立门户,清廷只有滚出山海关。可是曾国藩偏偏是翰林出身的愚忠型文官,受儒家思想熏陶,抱着忠君爱国的心。即使没有被封王也不造反。
B.
另一方面,即使岳飞以及下面的将领没有谋反之心。一直打下去,被金国人赶走,收复失地。甚至让岳飞迎回二帝(宋徽宗、宋钦宗),那也不好办啊,这件事虽然没有前车之鉴,但后来事实证明很可能出问题的。那就是明朝的朱祁钰,土木堡之变之后,英宗朱祁镇被俘。朱祁钰“临危受命”当皇帝。这个和宋高宗的历史背景相似。结果于谦坚持抵抗,守住了北京,瓦剌人就使阴招,把朱祁镇放回来了,再过了几年朱祁镇又夺回了皇位。所以宋高宗也不的不考虑后果,如果金人放回二帝,他可以继续当皇帝,他的子孙也可以当皇帝。但是如果金人放回二帝,不仅他的皇位不保,他的子孙更别想皇位了。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一个历史事件即“南宋绍兴十二年(1142年),高宗之母韦氏与徽宗“梓宫”被放还南归”。大家注意这个时间1142年,也就是岳飞死的这一年。金国放回了高宗的母亲及徽宗“梓宫”却没有宋钦宗。那么我们完全可以猜测这是高宗和金国人达成的某种交易。
4.
岳飞之死或许和本人有某种关系,或许是武将的率性,或许是其他。因为和岳飞齐名的战将还有韩世忠。按理说即使宋高宗和金国人达成交易,停战、罢兵,也不至于非杀岳飞不可。罢官即可,因为韩世忠在岳飞死后就罢官了。最后安享晚年。当然也有可能完全是宋高宗自己的小九九,如果两个都不杀没法向金国交代。如果两个都杀那就是自毁长城。一旦金兵南下无人领兵抵抗。所以必须杀一个,这就是岳飞的悲剧。
岳飞之死
总结:岳飞之死,最大的恶人不是秦桧,他只是棋子而已。他是宋高宗瞌睡遇到枕头的人物。真正的幕后真凶是宋高宗赵构,这个人也并不是昏君,而是特别有心计的人,只不过没有用在正途上。最后我们来推测一下当年岳飞之死的真相。
南宋新立,金国虎视眈眈(如果金国不想南下吃掉整个汉人江山是不可能的,后车之鉴蒙古军队、清军就是案例)。宋高宗为了稳固皇位派岳飞和韩世忠北伐抵抗。
金军大败,清醒的意识到,别说吃掉南宋,不被南宋吃掉就不错了。最好的办法就是维持现状,和南宋讲和。
岳飞和韩世忠大胜,宋高宗意识到南宋江山无忧。但是如果继续打下去,岳飞和韩世忠的实力越来越强,一旦发生第二个“陈桥驿兵变”岂不是为他人做嫁衣。故萌生了讲和的心思。
当双方都有和解的心思时,秦桧这个中间人就顺理成章了。
宋高宗的聪明就在于一方面并没有自毁长城将武将杀绝,同时想做坏事的时候都让秦桧代言。给自己减少了不少污点。做个试验就懂了,如果问袁崇焕是谁杀的,大家都知道是崇祯皇帝。但是问岳飞是谁的,大家都说是秦桧。所以高宗心机之深不言而谕了。
所以在1142年宋金达成协议
第一和平共处、互不侵犯
第二释放高宗之母,为了避嫌顺便释放徽宗“梓宫”敷衍舆论
第三杀抗金功臣岳飞,金国就不释放二帝威胁高宗皇位。
不过金人也不傻,为了驾驭高宗这颗棋子,并没有杀死宋钦宗。但是很遗憾的是宋钦宗不长命,1161年死讯传到南宋。七月为其上谥号“恭文顺德仁孝皇帝”,庙号钦宗。金国人害怕高宗北伐,所以先发制人,同年九月,金废帝完颜亮撕毁和议,再次大举南侵。在采石矶(今安徽省马鞍山市西南)为虞允文统帅的宋军所击败,使南宋再次转危为安。这里我们看出当宋钦宗死讯传到南宋以后,金人立马发兵。可见宋钦宗软禁于金国是宋金和平的协议之一的佐证。说宋高宗有心计,即表面和平,但是并没有荒废军事,否则咋能击败金国。
至于南宋不北伐收复失地,并不是军事实力也不是君主昏庸无能。更重要的是历史教训告诉南宋君主,武将不能做强,武将不能做强就不可能北伐。难道让武将领着两三万人去打金吗?
至于武将不能做强,不仅仅是“陈桥驿兵变”给宋朝帝王留下了教训。还有就是宋朝之前的历史事件,有兵就造反几乎成了铁律。
东周为啥灭亡?因为没兵,兵都在诸侯那里。
汉朝为啥有藩王作乱,因为藩王有兵
过后就是混乱的军阀混战,直至三国归晋
晋过后又是南北朝,之所以混乱不堪,无疑都是有兵就造反的结果
还不容易隋朝统一了,李渊又造反了,又是手握兵权的
李世民上位靠兵变,随后安史之乱,最后节度使军阀割据造成了五代十国之乱象。
特别是五代十国的乱象就是宋给结束了。为了避免有兵就造反的乱象发生危害赵家的统治地位,所以竭力打压武将地位。
所以呢?北伐的话可能被武将夺江山,不北伐即使江山变小。但躺在江南这块温柔乡中也是不错的选择。
岳飞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中手握十万岳家军,虽然是冤死,但绝非是死于秦桧一个人的陷害。而是一个耐人寻味的历史背景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