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五岳
发表于: 2011-9-21 13:27:31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习近平

 

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现任职务国家副主席

 

1969年,年仅16岁的习近平来到陕北插队,并和朴实的老乡成为朋友。时至今日,他都难以忘记那段在延川县梁家河村度过的岁月,他说:“这段时期就成为我人生的一个转折,可以说陕西是根,延安是魂。很多事都历历在目,现在有很多思维行动都和那时候有关联,就像贺敬之那句诗‘几回回梦里回延安’”。

 

带着两大箱书走进梁家河

 

在这个陕北小山沟里,习近平这个名字,是家家户户再熟悉不过的名字。他们说,“习近平是从梁家河村出去的。”1969年的秋天,16岁的习近平,带着两大箱的书,来到梁家河村。当时梁家河村来了12个来自北京八中的知青,习近平是其中年龄最小的。梁家河村的老支书老梁回忆说,习近平每天书不离手。很快,习近平已经学会锄地、送粪,一挑两个篓,100多斤,走路最快,上山还跑,“他个子高,跑得比谁都快”,老梁回忆道。

 

带领村民办起延川第一口沼气池

 

1973年,习近平在梁家河村写了第一份入党申请书。1974年1月,习近平顺利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入党不久,他就当了生产大队党支部书记。

 

“打了三个坝,搞了42个沼气池,打了一口大井,不到两年,干得不少了,不简单。”老梁说。打坝是当时陕北农村,尤其是山沟里最重要的事情。打坝就是在每个山沟里,筑一道大坝,挡洪水,防水土流失,也保护庄稼和粮食。习近平还带领村民办起了延川县第一口沼气池,解决了梁家河村的做饭、照明问题。他在梁家河前后将近7年,是当年来到梁家河的12个知青中,走得最晚的一个。1975年,习近平带着两箱书离开了梁家河,进入清华大学求学。

 

期盼重返延安看望父老乡亲

 

回忆起曾经的这段岁月,习近平说:“这种历练让我看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看到人民群众的根本,真正理解了老百姓,了解了社会,这个是最根本的。很多实事求是的想法,都是从那个时候生根发芽的,以至于到现在每时每刻影响着我。”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习近平参加了陕西代表团全团审议,他充分肯定了陕西过去五年的发展,他说:“陕西的巨变让我感到由衷自豪。”习近平关切地询问陕西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并特别问及西安地铁建设,以及当前的物价情况。最后,他饱含深情地说:“延安人民养育了我,培养了我,这要用一生来报答。我也一直在期盼着,在一个合适的时间到陕西去,重返延安,看望我们的父老乡亲,和延安的同志一起共商家乡发展大计……”

 

 

王岐山

 

王岐山

 

毕业于西北大学历史系

 

现任职务国务院副总理

 

谈起王岐山,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经历,莫过于1999年处理广东国际信托投资公司的崩盘事件以及2003年临危受命处理北京非典疫情。你知道吗,这位新任的国务院副总理曾在陕西工作学习了十年。

 

在陕工作学习十年

 

王岐山1948年7月生于青岛,山西天镇人。1969年,在延安插队。1971年后,在陕西省博物馆工作,1973年进西北大学历史系学习,1976年毕业。

 

1979年,王岐山离开陕西,前往中国社科院近代史研究所担任实习研究员。1982年,中共中央书记处农村政策研究室借调走了王岐山,他从此步入从政之路。

 

临危不惧的“救火队长”

 

2003年4月,非典疫情如火,临危受命的王岐山没有怯场。他的一句“军中无戏言”和他那张强硬焦灼的面孔一起,留在了国人的记忆深处。2003年6月24日,也就是王岐山到任的第65天,世界卫生组织宣布,解除对北京的旅游警告,将北京从“非典”疫区名单中排除。自信是王岐山一贯的作风,在担任北京市代市长期间,他经常鼓励市民:“你们信么,我信!”

 

曾任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中国建设银行行长的王岐山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金融实战经验。在担任中国建设银行行长期间,他还兼任建行与摩根斯坦利合资的中金公司第一任董事长。在亚洲金融危机最严重的1998年,作为投资银行家的王岐山成功打消了投资机构的疑虑,重建了境外投资者的信心,顺利地完成了中国移动香港上市的承销工作。1998年到广东省担任常务副省长期间,王岐山又因为成功处理中国第二大信托投资公司——广东国投破产事件以及红筹企业深南公司重组,赢得了海内外各界人士的赞赏。他被媒体称为“救火队长”。

 

对于王岐山此次出任国务院分管宏观经济与金融的副总理,人们充满期待。

 

 

郭伯雄

 

郭伯雄

 

从礼泉走出的上将

 

现任职务中央军委副主席

 

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从陕西走出的郭伯雄,当选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军事委员会副主席。

 

从兴平踏上军旅之路

 

郭伯雄是陕西省礼泉县人,家乡以唐太宗昭陵著名,也是陕西重要的果业基地。在陕西兴平县四○八厂当了3年工人后,19岁的郭伯雄在1961年入伍,5年间从战士升至排长,然后进入团机关工作。

 

其后20余年,郭伯雄无论是在团部、军部还是军区,一直在作战训练部门任职。1993年至1997年,他曾任北京军区副司令员,之后两年任兰州军区司令员。

 

1999年9月,郭伯雄晋升上将。在此之前,他的职位由兰州军区司令员升为解放军常务副总参谋长。3年后的11月,郭伯雄成为中央军委副主席。

 

一位平和又不失锋芒的将军

 

2006年7月,中央军委副主席郭伯雄受邀前往美国和法国进行正式访问。新华社在出访前播发的通稿称,郭伯雄访美,标志着中美军事关系自2001年撞机事件以来发展到了一个新的水平。

 

郭伯雄备受关注的美国行内容丰富密集。盛夏的阳光里,郭伯雄在美国国防部长拉姆斯菲尔德的陪同下从美军仪仗队前走过。外电评价说,中美军事交流正“越过化冰阶段,迎来成熟时期”。

 

在美国国防大学,郭伯雄发表演讲,美国军方300人听取了演讲。郭伯雄说,中国人最先发明了火药,却没用于战争,中国在16世纪就拥有了庞大的远洋船队,却没有用于侵略别国和掠夺别人,中国的传统道德思想和历史都说明,中国是爱好和平的。在阐述中国的防御性国防方针时,他说,中国在鸦片战争前早就富甲一方,但是却被列强欺凌,究其原因就是国防建设不足。

 

媒体报道称,他以“军人的坦率、幽默的语言”激起了一阵阵掌声。

 

诸多媒体纷纷解读郭伯雄访美所传递的重要信息。所有的分析大致都有这样一个交集:这位平和又不失锋芒的将军,明确无误地传达出希望加强中美两国军事交流与互信的声音。

 

李金华

 

担任过陕西省经贸厅厅长

 

现任职务全国政协副主席

 

“铁面官员”李金华,此次当选全国政协副主席,引来一片好评声。

 

曾是最年轻的“副部级”

 

1966年,李金华从中央财政金融学院金融系毕业,被分配到陕西财经学院前身的西北财经学院当教员(陕西财经学院现并入西安交大)。1971年,李金华告别古城西安,来到了原航空部572厂工作。1982年,李金华参加了陕西省党代会。在这次党代会上,他当选为中共陕西省委委员。

 

第二年,李金华离开陕西汉中,前往中共中央党校学习深造。其后,他重返西安,被任命为陕西省经贸厅厅长,正式开始从政生涯。担任陕西省经贸厅厅长仅3个月,李金华被任命为国家审计署副审计长,时年42岁,成为当时最年轻的副部级干部。

 

在接受中央电视台采访时,李金华说:“在工厂,几千人艰苦奋斗一年利润也就个千八百万,那是很不容易的。可是一到国家机关,我看有些资金一出手,一流失,那就是几千万、几个亿、十几个亿,我心理很不平衡。”

 

可见,在572厂的那段经历,对李金华后来从事审计工作有着深刻的影响。

 

铁面审计长点名批评中央部委

 

1999年6月26日,李金华和国家审计署一鸣惊人,当他作完《关于1998年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审计情况》的报告后,会场掌声四起。报告中称,审计署通过对国务院53个部门和直属单位的审计,发现43个部门挤占挪用财政资金31.24亿元。该报告被称为“多年来最好的一个审计报告”。

 

从2003年开始,每年度国家审计署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供的审计报告都被要求全面公开,李金华在报告中指名道姓地点出中央有关部委,直指诸如“疏于管理和监督”等陈弊,因此被媒体冠以“审计风暴”之名。同时,李金华也在媒体采访时说出了“国家财政的看门狗”、“死猪不怕开水烫”这些被认为撕破中国社会“潜规则”的口号。

 

最近5年,审计系统向纪检监察部门、司法机关移送的案件有8300多起,涉及人员12000多人,总理对审计部门的各种信息报告的批示有390多项。

 

陈宗兴

 

在陕从教从政27年

 

现任职务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一次会议上,65岁的陈宗兴当选为全国政协副主席。

 

曾任西安市副市长

 

陈宗兴是河南正阳人,硕士学位。1967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系,经过十几年工作,又在该校攻读硕士研究生,后赴西北大学地理系任教,先后任地理系副主任、主任,科研处处长,教务长,副校长,1995年升任西北大学校长。

 

1997年陈宗兴加入农工党,历任西安市副市长、陕西省副省长、陕西省政协副主席。

 

陈宗兴在陕西工作时间最长,长达27年。他始终关心环保、农业等领域,并积极向中央建言献策。

 

心忧“母亲河”污染之痛

 

2005年,在全国政协会上,陈宗兴大声疾呼,保护长江生态环境刻不容缓,“要为子孙后代留下一条健康的长江”。面对严峻的环保形势,他建议政府尽快制定综合管理长江流域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的专项法律,合理划分流域管理和区域管理事权、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事权,同时强化环保部门执法权力。

 

“国家应加大治理长江的投入,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吸引社会、民间资本进入环保领域。设立专门用于长江流域上中游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金。”陈宗兴说。

 

韩启德

 

在临潼当过“赤脚医生”

 

现任职务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

 

1968年,韩启德被分配到陕西省临潼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当上一名“赤脚医生”,一干就是10年。他的认真、努力、敬业得到了当地老百姓认可,方圆百里都知道有一个“韩大夫”。问病求医者不惜远道而来。回忆起这段日子,韩启德说:“我从心灵上感到是愉悦的。”因为这让他真正感受到,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后所带来的莫大幸福。

 

“赤脚医生”一干就十年

 

1945年7月19日,韩启德出生于上海的一个知识分子家庭。1968年,他从上海第一医学院毕业后,分配到陕西省临潼县的一个公社卫生院,当上一名“赤脚医生”,这一干就是10年。在偏远落后、缺医少药的西北农村,不仅生活条件尤为艰苦,而且医疗条件十分恶劣。但是,韩启德没有被困难所吓倒,他一边苦读书本,一边勇于实践,不断探索,把全部身心都投入到医疗实践中。他艰苦奋斗,勤奋工作,自己想办法在当时恶劣的条件下,建立起最基本的卫生设施,他既当大夫又当护士,精心为病人解除疾苦。

 

方圆百里都知道有个“韩大夫”

 

为了抢救危重病人,他常常守护病人几天几夜。经他诊治的病人,只要觉得没有把握,他就会骑自行车上门随访。在艰苦的工作中,通过不断的医疗实践,他的医术不断得到提高,方圆百里都知道有一位“韩大夫”。经他诊治的病人,常常会偷偷地用手帕包着几个鸡蛋和白馍放在他的窗台上。农民群众以最朴实的方式,表达对这位“人民大夫”最真挚的感情。

 

“我从心灵上感到愉悦”

 

为了能更好地为当地群众解除痛苦,韩启德创造条件建立了简易病房,随后手术室、化验室等在他的努力下建成了;同时,他还开展了如白内障、疝气、胃大部切除等手术。这一段时期,对于韩启德来说,生活条件是极其艰苦的,工作是极其辛劳的,回忆起这段日子,韩启德说:“我从心灵上感到是愉悦的。”他真正感受到为人所需要,感受到为人民群众解除病痛后的莫大幸福。他的身体里仿佛注入了巨大的生命力,这种激情一直推动着他为了理想、为了他所爱的医学事业贡献全部的力量。

 

张梅颖

 

大学时代在四医大度过

 

现任职务全国政协副主席

 

在新一届全国政协领导班子中,25位副主席中共有四名女性,张梅颖是其中之一。

 

在四医大留下勤奋求学的足迹

 

张梅颖是四川南充人,民盟成员,1962年8月参加工作。1962年~1968年,曾在第四军医大学医学系学习。

 

她曾是一位临床肿瘤医生,担任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医院主任医师、兼职教授。张梅颖多次呼吁,医学工作者要先做好人再做医生。但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事业的不断发展,促使她走上了从政之路。1992年,张梅颖加入祖父张澜创建的政党,并从2000年起担任民盟中央常务副主席。

 

2003年全国政协十届一次会议期间,她代表民盟中央,向大会提交了《关于加强城市灾害应急管理能力建设的建议》,引起了有关方面的关注。两个月后,部分省市爆发了非典疫情,民盟中央的这个应急预案,以其适度的前瞻性和高度的可操作性,为政府应对非典疫情的肆虐提供了不可低估的参考意见。原来,张梅颖早在美国发生“9·11”事件时就开始关注这个问题。

 

“马不停蹄”的女政协副主席

 

多年来,在担任全国政协副主席期间,张梅颖风尘仆仆,走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为国家改革发展建言献策。

 

2006年5月以张梅颖为顾问全国政协常委陈清泰为组长的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专题调研组,在西安调研“企业自主创新的体制与机制建设”。

 

在央视《小崔会客》栏目里,崔永元用“马不停蹄”四个字总结了张梅颖多年来的工作。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