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求知
发表于: 2013-5-29 07:25:56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2013-05-28  来源:扬子晚报

27日中午,扬州一2岁男孩误吞了家中的樟脑丸,出现明显中毒症状,经急送医院抢救,到昨天下午,孩子意识清醒,脱离了生命危险。据了解,引起孩子中毒的是樟脑丸中的萘,因为毒性大,小孩摄入2克有效萘,就有可能导致死亡。医生提醒,合成樟脑丸含有对二氯苯、萘等有毒成分,有孕妇或是有婴幼儿的家庭最好慎用。

    午饭后,孩子玩着玩着突然“不会说话”了

    27日中午12点40分左右,扬州第一人民医院东区医院收治了一名误吃樟脑丸的2岁小孩,孩子刚到医院时,意识不清醒,不断抽搐,家人焦急万分。

    记者了解到,孩子家住扬州市广陵区杭集镇双龙村,祖孙三代在一起生活,孩子的爸爸在杭集镇一家企业上班,妈妈在家照看儿子。

    记者来到医院时,急症抢救室医生已经为小孩做了洗胃处理,小孩还没有完全清醒过来,偶尔还会呕吐。小孩的父亲告诉记者,上午孩子好好的,吃中午饭前也还没有明显症状,吃完饭以后只过了一会儿,儿子开始抽搐,当时自己不在家,孩子的妈妈在家,这可把妻子吓坏了。虽然孩子还能站立,但意识明显不行,喊他不动弹,也不能讲话了。妻子抱着儿子注意到,孩子爷爷房间里有樟脑丸,室内也有樟脑丸的味道,再看孩子的反应,才知道孩子将樟脑丸吃下去了,时间应该是在午饭前。当时妻子在家,但没有太注意。

    孩子的妈妈赶紧通知老公回家。小孩的父亲很快赶到家中,将儿子送到医院救治。

    催吐、洗胃、导泻,紧急救治转危为安

    扬州第一人民医院东区医院儿科一位护士告诉扬子晚报记者,小孩过来时还是抽搐,呈现明显的中毒症状,医护人员检查后,立即为他做了洗胃、催吐和导泻处理。催吐,是用压舌板等物刺激孩子的咽喉,促使其呕吐,吐出胃内毒素。导泻,是用药物促进其排泄,排出毒素。经过紧急抢救,孩子的意识逐渐清醒。到下午4点多钟,孩子基本脱离了生命危险,家里人心中的一块石头终于落了地。

    扬州第一人民医院东区医院儿科副主任医师杨勇介绍,樟脑丸的化学成分是萘,毒性很大,会严重影响肾脏、中枢神经系统和胃肠道。孩子摄入有效萘2克,就可能导致死亡,成年人摄入有效萘4克,也会导致死亡。对于孩子来说,越小抵抗力越弱,代谢能力越差,摄入萘就越危险,这个孩子才2岁,来的时候呕吐、抽搐,非常危险。杨勇表示,由于针对萘并无特效解毒药,医护人员对患者洗胃的同时,给他注射了镇定剂,并采取了催吐和促进排泄的措施。为更快地排除毒素,还对其输液治疗,所输的药液包括糖盐水和保护肠胃、中枢神经系统和重要脏器的药水。据其介绍,患者将樟脑丸误吞进胃后,部分被吸收,没有被吸收的已成黏糊状,采取措施对其洗胃、催吐和导泻,就是及早将没有被吸收的那部分樟脑丸排泄出来,最大化、最快地减少毒素对患者的影响。

    ■提醒

    注意这些“危险品” 别让宝宝拿到手

    “小孩子误吃、误喝东西,出现危险在我们医院并不少见。”杨勇说,农村不少农药,小瓶子装的,不少人放在家里,小孩喝了非常危险,尤其是像除虫菊这样的农药,本身有甜味,对孩子来说更有吸引力。除了农药外,大人吃的药片,也必须“藏”好,小孩误吞后,也极易出现危险。杨勇还提醒说,坚硬的零食、硬币和玩具,也常常变成家中的“危险品”,容易成为婴幼儿的“杀手”。因为这些东西容易卡在孩子的喉咙里,造成窒息等危险。

xiruozhichan
发表于: 2013-5-29 17:58:46 | 只看该作者

学习
ezhou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5-29 18:37:58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