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展览室面积不大,墙上极其惹眼地悬挂着金日成父子的画像,房间正中,则摆放着一座不大不小的模型沙盘,上面用微缩景观的方式,将板门店一带的山川和建筑,逼真而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待我们众人全部围过来以后,李银珠小姐微笑着从桌侧变魔术般取出了一根长约一米的长杆,随意地挥舞了一下,还调皮地用长杆重重敲了一下桌侧,示意大家安静了。随后,她轻咳了一声,看样子,是要拉开架式准备给我们仔细讲解一番了。
就在我们准备洗耳恭听的时候,突然,从人群外挤过来了一个朝鲜人民军军官模样的人!他大约二十七八岁,面庞黝黑,身体精瘦。只见他挤过去以后,一把夺过了李银珠小姐手中的长杆,然后面目严肃地看着大家,默不作声……
大家一阵骚动,有点不知所措。这时,我们的林导主动开口了:“大家安静了,这位是朝鲜人民军驻守板门店的某部军官,现在他准备亲自为大家讲解了,大家欢迎!”
掌声四起!那面庞黝黑的军官却仅仅只是微一点头,黝黑的脸上不露一丝笑意。随后,他顾自低头看着面前的沙盘,一言不发……就在我们都有些莫名其妙的时候,一个面目罕见白晰而且微胖的漂亮女军官走了进来,她默默地走到那黝黑军官的身边默默地站下,环视了一眼我们大家后,再低头看着沙盘,也是一言不发。
那女军官的皮肤保养得非常之好,完全称得上“白里透红,与众不同”,细腻之处感觉几乎吹弹得破……终我们三天三夜的朝鲜之旅,如此白晰细腻的皮肤也是仅此一见。后来,林导告诉我们,那可能是某高官显贵的女儿或亲戚(还有可能是老婆)。
在令人压抑的气氛中,那黝黑的军官最终还是开口了,只见他用长杆指了指沙盘上的某一区域叽哩咕噜地说了几句,那白晰的女军官随即开始了她的翻译工作:“这里是……那里是……”
我们听了半天,居然完全不得要领!照说作为一个中国人,这一段历史大多都已经非常熟悉了,我们到此完全是希望得到些实地验证。但是,我们事先做梦也没有想到,面对熟悉的人名,熟悉的地名,熟悉的背景,和熟悉的战况,我们云里雾里听他们一说一译了足足有五六分钟,竟然完全没听懂他俩在说些什么!而且,即便我们竖起耳朵如此的聚精会神,我们也压根儿就没听见从他们口中吐出“中国”和“志愿军”这几个最渴望听到的字眼!
我当时就想,我心里并非一定要听到对方对当年战争感恩似地回顾和表述。那感觉,就像我自己曾经借了一万元帮一个朋友度过了难关,事后他感激不尽我自然要客气谦让一番;但对方若从此绝口不提,并且遗忘了似地拒不归还,我看在朋友面子上,也许不会表现出什么来,但心里还是会有些不舒服的。这也是人之常情……
正在我胡思乱想,并越听越糊涂的当儿,展览室的门口突然传来了一阵骚动。我们好奇地转头看去,却极其意外地看见了几个穿着中国人民解放军夏装的中国军人走了进来!说是中国军队某体育代表团应邀访朝,今天也来板门店参观了!
我心下顿时一喜!心想:这一回你们没辙了吧?刚才你们糊弄我们平头老百姓,欺我们某些人不知情那也就罢了,但现在熟悉当年战史的我国军人来了,你总不能空口说白话,完全绕过那一段历史,来单方面地说那一场战争的由来和战况吧?!我甚至还恶作剧般地想:就像咱们中国,如果回避掉林彪,那么三大战役就完全无法说清一样;现在你们若回避掉中国人民志愿军,看你们如何把那一段历史说清楚?!
我想,这时抱与我同样想法的人一定不在少数,所以尽管李银珠小姐几次示意我们这一团队的讲解已经结束,可以离开换下一参观点了。但一向对她热情有加的大家这一会儿却谁都不理她,大家都一言不发地瞅瞅我们自己的解放军同志,再瞅瞅朝鲜人民军的那一男一女,然后都静静地等待着对方的继续讲解。
这时,只见一个陪同我国军人进来的朝军军官冲那拿长杆的军官用朝语说了几句,那拿长杆的军官随即就冲我们的军人点了点头,算是打过了招呼。接着,他就开始了新一轮的讲述。
那个美丽而白晰的朝鲜女军官继续担当他的翻译,在他一长串的叙述后,那女军官随后翻译道:“……我们英勇的人民军战士,在我们伟大领袖金日成同志的率领下,与1952年的7月13日晚9时,坚决而勇猛地发动了最后一场‘金城战役’,全歼美韩军八万余人,收复土地178平方公里,并迫使美方最终在板门店与我们签定了停战协定。战后,双方以三八线为基准,各往后划了两公里的非军事区域……”
婉转而美妙的声音缓缓落下,在场的中国军人和中国老百姓全都默然无语,没有掌声,也没有疑问……也许并不是每个人都清楚那场发生在61年前的、几乎让中国倾国力的战争,但曾从戎12载的我听了,心里却实在是老大不是滋味。虽然之前我并不知道他们所说的什么两公里非军事区域,但我却十分地清楚,著名的“金城战役”当年是由毛泽东亲自批准、彭德怀统一指挥、中国二十兵团(司令员杨勇上将,政委王平上将)具体实施的。而且是以三万三千人的重大伤亡,取得歼敌七万八千余人的丰功伟绩,并最终迫使美军统帅坐在了停战谈判桌前……
在难以言表的沉默和压抑中,在一旁的李银珠小姐突然插嘴说:“大家快出去坐车,我们马上要去参观板门店了!”
众人小声议论着,一个接一个地走出了那间模型展示室,然后又默默地步行穿过了那个前面的水泥涵洞,再登上早已提前停在涵洞前的大巴车。
在前往板门店短暂的几分钟时间内,大家谁都不说话,四周只有那来自大巴车上的刺耳的喇叭声,和那车行的呼呼嗡嗡声……
(十)
窗外,一闪而过的是农田、村舍,和三三两两忙碌的农民。李银珠小姐最终打破沉默介绍说:“从三八线往北两公里,我们严格执行了停战协定后商定的非军事区域,在这两公里范围内,我们这边只有从事耕种和放牧的农民;但南朝鲜那边就不一样了,他们在那两公里的范围内,布置了大量的重武器,和全副武装的军事人员……”
如今的北朝鲜,一直坚持称韩国为南朝鲜,在心理上拒不承认其独立的国家地位。所以,入朝的中国人首先获警告的,就是在朝鲜境内千万别提“韩国”二字,实在避无可避也得以“南朝鲜”冠之。其次,一切比较敏感的话题都请免开尊口,诸如“金日成有几个老婆”等等此类。(关于金日成到底有几个老婆,由于版本不一,真伪难辨,这里也就不便再详述了)
此时板门店抵达在即,下面我们将经历的情形,感觉上在先了解一下历史背景的前提下,再行叙述,脉络会比较清晰一些。因此,我们不妨先简单回顾一下,那场发生在我国建国初期、百废待兴阶段的“开国之战”和“立国之战”吧!
1950年6月中旬,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心工作,已确定为武力解放台湾。其时,攻台大军总司令员粟裕大将已将几十万大军集中在沿海一带,同时加紧筹建空海军,并已在华中腹地和华南沿海修复了几十个机场,准备了至少400架苏联援助的战斗机投入渡海作战,还在香港、澳门加紧购买各式船只和登陆艇,沿江沿海的造船厂则正在日夜开工……
此行踪陆续被美侦察不久,麦克阿瑟即向杜鲁门提出备忘录,指出台湾将在一个月内被中共占领。杜鲁门在与国会短暂商议后决定弃守台湾,所有军事力量避向公海……
如果不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台湾铁定已是中共的囊中之物了!
可惜,历史的进程往往就是这样阴差阳错,仅仅几天之隔,已是另一番天地。
1950年6月25日拂晓,朝鲜战争爆发!远在台湾、早已抱必死决心的蒋介石闻讯后竟激动得当场高喊:“这是天父圣灵与我同在之象征!”手上的鸡汤泼了一身……(见《决战朝鲜》,李峰著,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发行)
朝鲜战争一开始,完全呈一边倒的趋势。金日成的部队势如破竹,三天后即攻下了韩国首都——汉城。
那时,他的信心爆棚,一付“雄兵在手,江山我有”、一切尽在掌握的踌躇满志之势——他也完全有理由这样去自信,因为他的前期准备工作完美极了,也理想极了,以至于他做梦都要笑醒了!
——早在1949年5月,毛泽东在北京西山双清别墅,就曾极其秘密而又隆重地接待了来自朝鲜的金日成秘使。毛泽东在仔细阅读完金日成的求助信后,毅然表示:“中国和苏联站在你们一边,一旦情况需要,中国会派军队和你们一起并肩作战!就是现在,我们也会向你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中国人民解放军里不是有两个朝鲜师吗?我们将这两个师连同全部武器装备都移交给你们,告诉金首相,我们一分钱也不要!”
随后不久,林彪手下的两个曾所向披靡的精锐之师——全部由在华朝鲜人组成的164独立师和166独立师,他们带着当时我军所能调配出的最好的武器装备,成建制地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的编制中神秘消失了……与此同时,中国军队各部所属的朝鲜籍官兵,也相继授命离中返朝。
这一批在烽火连天的中国抗日战场和解放战争战场上、早已打成“兵油子”的虎狼之师返朝后,又立即接受了苏军顾问团长达一年的严格再训。并且,金日成还命令部队扔掉了从中国带来的大部分武器装备,全部换上了他们用9吨黄金、40吨白银和1.5万吨矿石,从苏联换回的、价值1.39亿卢布的最新苏式武器。
这意味着什么呢?这将意味着,当时世界上单兵技术最优良的士兵,换上了当时世界上性能最优良的武器!所以,金日成的这几万人的部队,其非凡的战斗力,不仅远远超过当时号称“亚洲之雄”的韩国军,也超过了刚从各自战争中滚打而出的美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
除此以外,金日成的部队里,还配属了他亲自从苏联带回来的数百个个身经百战、战斗经验极其丰富的抗日老战士;还有上千从苏联哈巴罗夫斯克坦克学校毕业的朝裔苏联人。这批不会讲朝语的坦克兵被称为“苏朝人”,全部都在残酷的苏德战场上磨练得个个身手不凡,战斗力非同小可。
以这几批人为骨干组织起来的朝鲜人民军,虽然只有十个步兵师、一个坦克旅和一个摩托团,总数只有十三万余人,但完全是一支装备现代化、斗志高昂的精锐之师!在同等数量上,在当时完全可以称得上天下无敌!无怪乎一向亲苏的金日成从此信心百倍,同时也就不再把武器装备原始落后的中国人放在眼里了!
朝鲜战争爆发后,金日成基本不再向中共透露战况,毛泽东想了解其战争的具体进程,竟然要靠韩美日的战地广播!甚至在中方向其警告要加倍警惕麦克阿瑟可能会在仁川登陆时,金日成竟然完全置之不理!他的这一盲目自大的行为,不仅彻底葬送了他自己解放全朝鲜的伟大抱负,同时也使中国丧失了当时稍纵即逝的最佳出兵时机——即,趁金日成全力进攻、后方极度空虚之时,及时出兵予以填补,将仁川登陆计划消饵于无形。那么,朝鲜战争早就结束了!
可惜,当时金日成就率领这区区十三万余人,一路横扫千军如卷席,仅仅三天时间即攻下了汉城,把几十万号称“亚洲之雄”的韩国军打得大败迁都,甚至还把火速赶来救援的驻日美第八集团军、这一刚经二战洗礼的精锐之师,打得望风而逃!
最后,精疲力竭的六万朝人民军,竟然将十四万多(后增至二十万)以美军为首的“联合国军”,合围在釜山这一极其狭窄的范围内。而且,在朝人民军的拼死强攻下,美国人就快被赶下海了!
朝人民军的勇悍让举世为之震惊!
然而就在这时,一生好赌、世界公认的两栖战大师麦克阿瑟,以“1:5000的成功可能性”(美四星上将李奇微语),在朝鲜半岛的蜂腰部位,实施了人类军事史上迄今为止最大规模的登陆战——仁川登陆。
金日成的末日到了。
忘恩负义的北朝鲜真相! (4)
(十一)
一九五零年九月二十三日,金日成的部队在釜山流尽了最后一滴鲜血,被迫全线总退却,但为时已晚,七八万部队被从仁川登陆的美军迎头拦住了去路。至此,流干了血的人民军主力终于全线崩溃,数万人死伤,数万人走进了美军战俘营,其余残存部队见势不妙,立刻化整为零,扔下全部重武器分散钻入大山向北撤退,最终只有两万多人活着返回了北方……
这年9月底,美韩军越过三八线悍然北进,一路见人就杀,遇房则烧,如入无人之境,眼看其就要完成“饮马鸭绿江”的战争计划了!就在这战事极为不利的情况下,万般无奈中,躲在中朝边境一个小山洞里的金日成因考虑到指望苏联不上,只得开始向中国向毛泽东求救了!(他求救的亲笔信至今仍被保留)
那一年,毛泽东在接到金日成的求援信后,审时度势,最后果断决定进行战略转移,放弃攻台,改为出兵朝鲜,保家卫国!(中国历史上部分君主,在朝鲜被侵略的时候也曾出兵援助。如唐高宗、明神宗,曾先后出兵抗日援朝)
当天,还在西安召开西北厅局级以上干部会、商讨大西北经济发展的彭德怀被急调入京,随后担任了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总司令,准备统帅百万雄师入朝参战。(前定统帅是林彪,因其害怕打败仗,以生病为由婉拒)
后在苏联出尔反尔,拒不派空军配合作战的情况下,怒火中烧的毛泽东还是下定决心果断出兵。1950年10月19日,中国人民志愿军正式入朝。
然而,由于金日成打心眼里瞧不起中国人,这就注定彭德怀和金日成的合作,在友好气氛的表面下充满了矛盾和不愉快。
如:中国军队入朝后,金日成部问的第一句话就是:“你们有飞机吗?有坦克吗?”当得到否定的回答后,无不摇头叹息,充满悲观绝望。
好在中国人民志愿军是好样的!第一战役就把刚刚一扫晦气、正趾高气扬、高歌猛进的南韩军打得抱头鼠窜,溃不成军。面对如此赫赫战绩,金日成部却又说:“你们打伪军行,打美军还是不行!”
事实上,恐怕连金日成做梦都没有想到,中国军队入朝后,第一次与美军交锋就以极端劣势的装备打败了武装到牙齿的、自组建以来从未一败的美军骑兵第一师,取得了云山大捷!随后,中国作战部队气贯长虹,长驱直入,将以美军为首的十六国联军击溃三百公里,使几天前还趾高气扬的麦克阿瑟“看见北朝鲜山坡上的狗尾巴草都发抖”,中国军队一举取得了永载共和国史册的“清长大捷”!收复被沦陷达49天的朝鲜首都平壤,并胜利进抵三八线,从而彻底扭转了朝鲜战局,改变了世界和历史的进程!
然而,纵然以如此的伟大胜利,竟然还不能让金日成十分的满意!当时,对战争有切肤之痛的彭德怀认为中国当时的能力也只能到此为止了,但金日成求胜心切,不顾当时敌我双方军事实力对比的巨大悬殊,竟希望彭德怀早日越过三八线,乘胜追击,一举解放全朝鲜!
随后,两人多次为速胜和持久战的问题爆发争吵,虽然大多数的时候都以彭德怀坚持了自己的立场而告终,但也不免有一些赌气的任性之举。只是战争不是儿戏,伴随着彭德怀偶尔的赌气之举,每一次都在“朝鲜同志的汗颜”下,赔进了我军的重大伤亡……
整个抗美援朝的两年时间,一共有36万6千中国将士血洒疆场,其中临阵战死11万4千,重伤而死2万1千,病死1万3千,另有2万1千人在战俘营受尽折磨,还永远失踪了4千……以此为代价,中国军队共歼敌70余万,其中美军5万(美军高度的机械化和完备的后勤保障救了他们自己,只要不是当场战死的,美国大多能把人救活).
抗美援朝的胜利,是用中国人民子弟兵鲜血和生命的代价换来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