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575 | 回复: 2

majufeng
发表于: 2013-2-15 16:39:46 | 只看该作者 |正序浏览

疱疹性口炎亦称疱疹性齿龈口炎,为单纯疱疹病毒感染所致,多见于1-3岁幼儿,也可发生在较大儿童。本病经1-2周自愈,颌下淋巴结肿大可持续2-3周。
【诊断程序】
步骤一是否存在疱疹性口炎→重要疑诊线索
    多见于1-3岁幼儿,初期在齿龈、颊粘膜、舌及上颚、咽部出现大小如米粒样黄白色小疱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迅速破溃成2-10mm浅溃疡,上有淡黄色的分泌物覆盖,旁边红晕有时融合成片。也可侵及唇周皮肤,常伴有齿龈红肿,颌下,颈上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步骤二能不能不是疱疹病毒引起的口炎→排除线索
    疱疹性咽颊炎:由柯萨奇A组病毒引起,好发于夏秋季,疱疹主要发生在咽鄂弓,悬雍垂和软腭等处,有时见于舌,一般不累及齿龈和颊粘膜,颌下淋巴结可以肿大。
    溃疡性口腔炎:多由球菌引起,口腔黏膜广泛充血,水肿粘液增多,继之表现为大小不等、界限清楚的糜烂,可融合成大片并有纤维素渗出,形成的伪膜灰白色或浅黄色,擦去伪膜呈出血性糜烂面,多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周围血白细胞增高,中性粒细胞增多。伪膜涂片可见革兰阳性球菌。
步骤三确诊的重要依据
1.起病时发热达38-40度,出现口腔炎后,局部疼痛、流涎、拒食。
2.齿龈、颊粘膜、舌及上颚、咽部出现大小如米粒样黄白色小疹,直径2-3mm,周围有红晕,1-2天后,疱疹迅速破溃成2-10mm浅溃疡,上有淡黄色的泌物覆盖,旁边红晕有时融合成片。也可侵及唇周皮肤,常伴有齿龈红肿。
3.颌下淋巴结肿大,有触痛。
治疗程序】
1.保持口腔卫生,补充维生素,预防继发感染,进食以微温流质为好。
2.局部可涂碘苷、冰硼散甘油或稀类散,或擦鱼肝油软膏促其愈合。
3.可用0.5%丁卡因或2%利多卡因涂于患处止痛。
4.抗病毒治疗:阿昔洛韦10-20 毫克/kg.d,每4小时口服一次.
【临床经验与注意事项】
1. 观察体温,病初患儿体温较高,防止高热惊厥,体温高峰2-5天.观察口腔疱疹愈合情况,一般4-6天后疼痛缓解即能进食,十天左右痊愈。患儿拒食时间长的,要注意全身情况,防止脱水和电解质紊乱、酸碱失衡。
2.体温过高时应及时给予物理或药物降温,不能进食者且精神差者,可住院治疗。
酒中的玫瑰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3-2-15 21:49:4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发表于: 2013-2-15 18:05:31 | 只看该作者

可住院治疗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