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中新社报道:9月24日,“统一俄罗斯”第12次党代会投票通过了梅德韦杰夫对普京参选下届总统的提议,普京接受提议时问“有人反对吗?”“反对者在哪呢?”随着普京的两句问话,全场爆出笑声和掌声。我认为普京这两句问话很恐怖。他似乎在尊重和遵守民主制度,实际在嘲笑和威胁民主制度,用的是专制者的口吻,好像在说“反对我当总统的人站出来,让我认识你”。
在真正的民主会议中,表决任何一项重大议题都会有人有不同意见,而且都会把不同意见表达出来。有不同意见的人数量只有多与少的区别,绝不会一个都没有。因为人的思想是复杂多样的,言论是自由表达的。
如果在民主会议中没有不同意见,全部同意一项重大议题,这表示有3种可能:
1、
议题太陈旧,是代表们人所共知的常识。比如表决的议题是“同意普京是男人的请举手”,全体代表一定会全举手同意。
2、
代表们是一群马屁精。他们谁都不代表,只代表自己的利益。他们非常清楚举手最符合自己利益。举手等于摘取金钱和权力的果实,“举手之劳”,何乐而不为呢?
3、
代表们心怀恐惧,不敢发表不同意见。这在专制国家里是常见的,因为没有言论自由,发表不同意见轻则遭主子冷眼,重则坐牢杀头。举手可以免灾,何苦而不为呢?
当普京问“有人反对吗?”“反对者在哪呢?”时,只有笑声和掌声,没有反对者站出来,由此可见俄国的民主还流于形式。上述的3种情况,代表们属于哪一种呢?肯定不是第1种,那么就是第2种,或者第3种。从普京以前的经历来分析,属于第3 种的可能性比较大。
普京曾经是前苏联克格勃(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头子。在这组织的人大多数是情报和暗杀的高手。当年托洛斯基反对斯大林独裁,受迫害逃到墨西哥。斯大林派克格勃特工到墨西哥将其暗杀,而且手法极其残忍,用冰镐凿穿他的后脑,以此震慑反对派。
普京现在也有这样的权威。在他总统第2任期的2006年,克格勃专家利特维年科出书揭露克格勃内幕,结果被监禁9个月。他后来在英国遭受核子毒污染死亡,很多人怀疑是克格勃干的。普京曾支持民主让我尊重,现在专权使我鄙视他。假如他轻轻问部下一句“爱德华夏还活着?”,我会在一周之内从人间“蒸发”。我这假设是想说明他有这样的能力。
中国的民主化是必然的,至于采取什么形式实现民主还不知道。俄国的经验告诉我们,国家安全机构的头子对民主的贡献再大,给他什么都可以,就是不能让他总统,因为他会使代表们感到恐怖,不能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政见。这就达不到民主的目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