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活体内4节段或5节段椎间融合后颈椎活动度的分析
研究设计:一个队列研究4节段或5节段后路椎板切除椎间融合或者前后路减压融合后的颈椎活动度。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评估由C3-C7融合延长至C3-T1融合后对整个颈椎的活动度的影响及功能障碍的水平。 研究背景:尸体研究表明,C3-C7融合后会减少颈椎活动度。在活体内,外科医生选择C3-C7融合或者C3-T1融合治疗有症状的颈椎病。然而在在一些病例中由于病理的原因将融合节段延长至T1,大部分的病例是由于外科医生为了避免术后发生的退变以及C7-T1结合处的再次手术。
研究方法:该研究包括44例4节段的融合,20例5节段的融合,以及18例非手术治疗作为对照组。研究对象根据术后早期和晚期临床随访来划分的。研究对象被要求完成颈部残疾指数的调查以及使用虚拟现实辅助电磁跟踪系??统测量他们在屈/伸的最大活动度,轴向旋转活动度,侧弯活动度。此外,过伸和过屈的运动用螺旋轴向运动来计算。 用方差分析来确定组间差异性。
结果:5节段的融合比4节段的融合活动度明显减少,两组具有显著差异性,与对照组相比,这两组的活动度都明显降低。术后各时间段颈椎的活动度没有影响。此外,在三组中的螺旋轴向活动中心无显著差别。最后,两个手术组的颈部残疾指数都表现为轻度。
结论:由C3-C7融合延长至C3-T1融合后导致了颈椎活动度的丢失,然而,在术后愈合时间,旋转中心及功能障碍水平两组基本相似。这一发现值得进一步调查研究颈椎间活动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