颈椎间盘炎的外科治疗:30名连续患者回顾分析
研究设计:对30名连续化脓性颈椎间盘感染病例(排除术后感染)进行回顾性研究。
研究目的:确定这种疾病真正发生率以及发生相关风险因素。进一步评估处理这种疾病不同外科方法、这种这种疾病相关的并发症以及不同治疗方法。
研究背景:颈椎间盘炎和腰椎和胸椎常见脊柱脓肿相比,比较少见。
研究方法:从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我们对30名颈椎间盘炎患者进行外科清创和重建手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4.5岁,19名男性患者(63.3%)。24名患者有颈痛的临床表现。12名患者存在神经症状,12名患者发生败血症(40%)。影像学表现,24名患者发现硬膜囊外脓肿(80%)。14名患者发现同时非连续胸椎或者腰椎椎间盘炎(47%)。所有患者在接受抗生素治疗8-12周后进行外科清创手术。平均随访时间为28.4周。
结果:炎症治愈是标准。12例存在神经受损的患者中,7名患者术后临床症状改善(58%)。3名患者(10%)由于术后败血症死亡。1名患者接受椎体次全切,植骨,椎体钢板固定后发生内固定失败。1名因咽喉癌接受全颈部切除术的患者发生食管瘘。
结论:彻底外科清创和合适的抗生素治疗是一种可靠地方法,能够使颈椎间盘炎患者达到完全炎症治愈。对于所有病例推荐进行全脊椎磁共振检查,以免其他脊椎阶段感染漏诊。关于治疗方法选择,避免进行椎间盘炎椎体次全切后前方钢板固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