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切换到宽版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子涵
发表于: 2012-3-26 08:57:25 | 只看该作者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家长这样的述说:孩子咳嗽长达3--5个月,甚至半年以上常影响夜间睡眠。一般不发热,胸部检查正常,多次就诊,常常被诊断为“上感”、“气管炎”等,而服用各种抗生素、止咳却没有效果,这是就应该考虑孩子是不是患有过敏性咳嗽。在进一步询问病史时往往会发现孩子常表现为夜间或清晨发作性咳嗽,干咳少痰,有的病人还拌有打喷嚏、流鼻涕,并有家族、个人的其它过敏表现如婴儿湿疹史、药物及实物过敏史等。实验室检查可有周围血嗜酸细胞增加;血清总IGE水平升高。如检查吸入或食物组过敏原为阳性,则更支持这一诊断。

过敏性咳嗽的诊断标准是:

1、咳嗽持续或反复发作一个月以后,常在夜间或清晨有发作性咳嗽、痰少,运动后加剧。

2、临床无感染征象,经较长时间抗生素治疗无效。

3、应用支气管扩张剂可使咳嗽症状缓解。

4、有个人过敏或家族过敏史。

过敏性咳嗽属不典型性咳嗽,对这些患儿长期追踪观察证实,其中有部分患儿发展成典型的哮喘。如患儿已发展成典型哮喘,即按治疗哮喘的GINA方案治疗。
子涵
发表于: 2012-3-26 08:58:30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支持
qudongming_2010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26 19:18:11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liuyuhe_123@126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26 22:36:22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军子
发表于: 2012-3-27 09:34:48 | 只看该作者

儿童过敏性疾病切莫掉以轻心
  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加剧,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也正逐年升高。世界变态反应组织(WAO)调查显示:全球有2.5亿人患过过敏性疾病,中国儿童哮喘发病率1990年至2000年间上升约65%,目前0~14岁儿童哮喘患病率为1.56%,儿童过敏性鼻炎的患病率已达7.5%。
  过敏性疾病是指身体受到外界的过敏原刺激而发生的异常免疫反应。在儿童阶段,以过敏性鼻炎、湿疹和支气管哮喘较为常见。孩子如果得了过敏性疾病,不仅会有诸多的身体不适,还可能影响孩子的正常进食和睡眠质量,进而影响认知功能。儿童过敏还会引起孩子性格、行为的变化,如孩子脾气暴躁、易怒、过分活跃或者自闭、不合群。
  然而,一些父母对儿童过敏性疾病的认识和处理方法却差强人意。有的父母认为孩子还小,最好不要用药物治疗,或者仅仅选用局部外用药;有的认为离开现在生活的环境病情自然会好转;有的孩子病情反复发作,家长却觉得“也没什么大不了,就是有点麻烦”,不用去看医生;还有些父母误把孩子打喷嚏、流涕等过敏的症状当成了感冒来处理。这些不当的处理方法都会延误孩子的病情,甚至增加了“过敏进行曲”发展的风险。简单来讲,过敏体质的宝宝,出生后的前几个月会发生湿疹,3岁前可能发展为会发生食物过敏,如果不及时治疗,随后可进展为过敏性鼻炎和/或哮喘。也就是说,儿童期的过敏性疾病如果没有得到及时的控制,就很有可能成为伴随孩子一生的“顽疾”。
  转眼已经入秋,在这过敏高发的季节,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儿童过敏性疾病该如何应对?
  其实,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具有可塑性,经过规范治疗,部分过敏性鼻炎、支气管哮喘的患儿可以达到“临床治愈”。如果不规范治疗,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免疫系统发育逐渐完善,可塑性越来越差,治愈的机会就越来越小。所以,孩子患有过敏性鼻炎或支气管哮喘.治疗越早越好,应争取在青春期前治愈。正规治疗后即使进入青春期仍未治愈,也会由于儿童期的积极治疗而使病情大为好转。
  由于过敏性疾病的复发性和间歇性,儿童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是长期的过程。家长应根据病情严重性、孩子的年龄等,在专业的医生指导下规范治疗。家长可以遵循以下三点原则选择适合儿童使用的抗过敏药物。
   、过敏性疾病是全身性的疾病,应当进行全身治疗
  不少家长认为过敏应当对患儿发病部位进行治疗,殊不知过敏涉及到全身免疫系统。局部用药不但不能全面控制症状,而且局部外用药多以激素为主,对尚处于生长发育期的儿童来说影响较大。对于儿童过敏性疾病应当采取全身治疗,目前主要使用的是口服抗组胺药物。
   2、此标题不妥
  药物的安全性是儿童用药的重要指标。第一代抗组胺药物会通过血脑屏障影响中枢神经系统,造成孩子嗜睡等症状,影响孩子的学习和智力发育。新一代抗组胺药物以氯雷他定为代表,无中枢神经镇静作用,且对心血管的副作用小,保证了患儿的正常进食和睡眠质量,不会影响孩子的认知功能和身心发展。只提第一代的劣势? 第二代的优势呢?
   3、为孩子选择他们容易接受的药物
  在疾病的治疗过程中,心理作用也是不可忽视的,如果孩子配合治疗,对药物没有抗拒心理,那么药物的疗效就能够更好的发挥。这里建议家长尽量选择水果口味的糖浆或口服液,以提高孩子服药的积极性。在治疗疾病的同时,也能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同时选择药效持续时间场的药物,尽量减少服用次数,以免漏服,影响治疗。
  在平时的生活中注意观察孩子的变化,及早发现过敏,并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治疗,给孩子一个健康快乐轻松的童年。
军子
发表于: 2012-3-27 09:35:59 | 只看该作者

清除孩子过敏性疾病误区
初冬季节,过敏性鼻炎、过敏性咳嗽、哮喘等过敏性疾病又开始骚扰孩子的健康。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一些秋冬季节易发的过敏性疾病存在着很多误区,不仅给孩子带来不必要的痛苦,还常常延误治疗。对于过敏性疾病,家长一般存在以下3方面的误区:
疾病认识误区一: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疾病,季节过了就好了
很多家长认为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儿童常见病,就是早上打几个喷嚏,且季节性很强,秋冬季节易犯,这个季节过去,或者等孩子长大后就好了,就不会再发病了。其实不然,如果对过敏性疾病不及时控制,会引发鼻窦炎、咽炎、顽固性头痛、慢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严重时会导致孩子记忆力减退,智力发育障碍,影响小孩的学习和生长发育。而且过敏性鼻炎与哮喘关系密切,为数不少的过敏性鼻炎患儿最终会发展成为哮喘,可能会给孩子带来终身的麻烦。
疾病认识误区二:儿童哮喘可以不治而愈
哮喘是世界上危害最大的慢性疾病之一,尤以儿童多发,在这部分小儿哮喘患者中,今后发展成为成年哮喘的比例也相当高。有些父母认为,当孩子逐渐进入青春期,随着各方面身体条件的成熟,一些幼儿时的疾病也会自然而然消失。但专家称,诱发支气管哮喘的病因很多,且治疗周期长,根治相当不易,而且,小儿哮喘一旦急性发作,如果不及时采取治疗措施,极有可能出现因缺氧而导致的呼吸困难、窒息、口吐泡沫、脸色青紫等严重症状,后果不堪设想。因此对于儿童哮喘,家长一定不可轻视。
自我诊断误区一:感冒与过敏性鼻炎分不清
每年入秋时节开始,总有不少父母为小孩的“感冒”伤脑筋,原因是稍不注意孩子便开始鼻塞、咽痛、头疼、喷嚏连天,感冒药、消炎药吃了一大堆,效果却不明显,搞得父母很是烦恼。其实,这些小孩患的并非“感冒”,而是一种季节性疾病———过敏性鼻炎。尽早认识过敏性鼻炎,尽早治疗是最好的方法。
自我诊断误区二:过敏性咳嗽与普通慢性咳嗽分不清
慢性咳嗽一般指咳嗽持续3至8周以上,经常困扰孩子及其家长。引起儿童慢性咳嗽的原因很多,过敏是重要原因之一。患儿往往长期咳嗽,久治不见好转。由于咳嗽一般是在夜间或清晨发作,白天通常不咳嗽或很少咳嗽,家长容易以为孩子是着凉感冒引起的而不太在意,或是一味地给孩子用抗生素和止咳药, 却不见效。其实,孩子得的是过敏性咳嗽。  过敏性咳嗽的孩子,一般不发烧,由于体内没有感染源,所以吐出的痰是白泡痰。常见症状还有:宝宝喜欢揉眼睛、揉鼻子、抓头皮;蒸笼头(躺下去满头大汗);睡觉时不安分,喜欢蜷曲着睡,一会儿床头一会儿床尾;过敏性咳嗽多以咳嗽为主,不带有喘的症状,实际上其中一部分是一种咳嗽变异型的哮喘。时间长了,患儿可以发展成典型的支气管哮喘,困扰终生。所以,及时明确诊断和进行规范治疗很重要。
治疗误区
由于对以上过敏性疾病认知及判断上的误区,家长往往在看到孩子出现喷嚏、咳嗽、流涕等症状时误以为是感冒或普通咳嗽会让孩子服用感冒药及大量抗生素,不仅没有起到治疗的效果,而且抗生素的长期使用还会导致抗生素的耐药性,影响孩子的健康,同时也延误了对过敏性疾病的治疗时机。
专家提醒家长,对于有过敏性体质的孩子要特别当心,一旦在秋季发现有过敏性疾病的症状,要及时去医院治疗,或者给孩子服用一些抗过敏方面的药物,例如抗组胺药。以开瑞坦为代表的第二代抗过敏药能阻止过敏反应,迅速缓解皮肤过敏症状,并且无中枢神经及心脏副作用,无嗜睡,不影响儿童的认知能力、记忆力,已被广泛应用。
军子
发表于: 2012-3-27 09:37:08 | 只看该作者

孩子过敏性疾病可引发哮喘
过敏性疾病有一个发展进程,即随宝宝年龄的增长,过敏性疾病的表现会发生阶段性变化,出现不同过敏症状。一般来说,一岁以内,宝宝主要表现为食物过敏;三岁左右可出现哮喘症;10岁以后则主要表现为过敏性鼻炎和哮喘。所以早期发现过敏,并采取积极措施,可以降低宝宝将来发生其他过敏性疾病的风险。
科学诊治控制病情
首先,需要对怀疑过敏性疾病的宝宝进行过敏原检测。皮肤点刺试验是诊断过敏性鼻炎、哮喘、湿疹、食物过敏、过敏性休克等疾病的首选筛查方法。对于湿疹严重、不能停用抗过敏药物和小于6个月的宝宝,可以采用血清特异IgE 的测定来寻找过敏原因。此外,肺功能检测对评价哮喘的严重度和判断治疗效果很重要。食物激发试验是确诊食物过敏的“金标准”。
脱敏治疗是针对患有过敏性疾病宝宝的一种特殊的对应治疗方法。其原理是对有I 型过敏反应(IgE介导)的病人,给予逐步增加剂量的特异过敏原。病人逐渐耐受该过敏原后,再自然暴露于该过敏原时,就能减轻过敏症状和炎症反应。
这种疗法可以避免变态反应层次恶化,如从鼻炎恶化到哮喘,避免多变态反应,如从单一过敏到对多种变应原过敏。不但改善生活质量,而且副作用少。据统计,90%的病人在合适的脱敏维持剂量后1年,可有50%-75%的临床症状改善。近90%的病人在完成2-3年成功的脱敏治疗后,可继续维持症状改善3-4年。
过敏宝宝如何护理 
明确过敏原因后,如为食物过敏,家长首先要避免宝宝再次摄入过敏食物。尤其在尝试新的食物时,家长应该仔细阅读食品标签上的配方,并和学校的老师及时沟通。 
对于有吸入性过敏原过敏的宝宝,家长应按医嘱做好环境控制,如花粉过敏的孩子,在花粉播散季节应尽量减少外出。回家后应马上洗手、洗脸,更换衣服。室内避免种植花草。避免在草地上运动。外出戴口罩或用花粉阻断剂涂搽鼻部
对尘螨过敏者,不要用地毯,每周用吸尘器。用防尘罩盖住枕头、床垫,每1-2周用热水洗床单。不要玩毛绒玩具。不要存放旧报纸、杂志。不要用羊毛毯、羽绒被。经常清洗空调滤网。
对于霉菌过敏者,不要在室内放过多植物,潮湿的泥土会产生霉菌。不要用室内湿化器,保持30%-50%的湿度。经常清洁淋浴器和水槽。经常清洗空调滤网。避免在室内游泳池、温室花房、地下室多逗留。
对于湿疹的宝宝,皮肤护理可以保护皮肤屏障。平时应穿宽松的棉衣服,不要穿粗糙的织物如羊毛、皮革。新衣服应洗过再穿。用温和润肤的肥皂洗澡(肥皂会提高皮肤H值,正常皮肤H 值是5.4-5.9,可避免细菌感染,保持皮肤屏障功能),用水状的清洁剂洗衣服,并多冲洗几遍。要避免被动吸烟、太冷太热和过多的阳光照射。每天用温水洗澡1次,每次20分钟,最好盆浴,然后轻轻擦干皮肤,立即涂上无刺激的护肤霜。对大一些的孩子,还应避免过大的精神压力。
对于哮喘的孩子,尤其需长期吸入激素或长效肾上腺素激动剂的宝宝,应该在家中配备峰流速仪,早晚测定肺功能,并记录哮喘日记,可及时评价病情变化,调整药物剂量。
军子
发表于: 2012-3-27 09:37:26 | 只看该作者

很喜欢这样的活动,支持
shishi 该用户已被删除
发表于: 2012-3-27 16:36:14 | 只看该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njxjh
发表于: 2012-3-27 19:16:04 | 只看该作者

关注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