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查看: 1076 | 回复: 1

五岳
发表于: 2008-5-27 06:15:22 |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诊断学理论教学大纲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理论 实验 诊断学绪论、问诊 2 2 基本检查方法、一般状态检查 2 2 常见症状 8 0 头颈部检查 2 2 胸部以及肺部检查 4 4 心脏血管检查 6 8 腹部检查 2 2 外生殖器、肛门、四肢、脊柱检查 2 2 神经系统检查 2 2 病历书写 2 2 心电图 10 10 血液检查 8 4 骨髓检查 2 4 出血、凝血障碍检查 2 2 尿液、粪便检查 2 2 肾功能检查 2 肝功能、临床生物化学检查 2 0 浆膜腔穿刺液检查 2 0 RF、ASO、CRP、肥大外斐氏反应 2 0 阳性体征检查 2 病历分析 0 6 全身体格检查 0 4 全身体格检查测试 0 4 总 计 64 64 绪 论 教学要求:阐述诊断学课程在医学教育中的地位,了解诊断学教学的内容以及教学目的。 教学内容: 1.诊断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 2.诊断学在临床医学中的地位。 3.诊断学的基本内容总体介绍。 教学时数:0.5学时。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多媒体、投影片。 问 诊 教学目的:问诊是诊断疾病的第一步骤,也是收集临床资料的开始,通过问诊可以了解病情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必不可少的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从理论和实践上熟练掌握问诊的主要内容和问诊方法、技巧;熟知问诊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教学内容: 1.问诊的重要临床意义; 2.问诊的方法注意事项。 一般项目问诊;主诉;现病史;既往史;系统回顾;个人史;婚姻史;月经、生育史;家族史。 教学时数:1.5学时。 教学重点 1.问诊注意事项。 2.问诊内容中的现病史问诊要求,主诉内容的确立。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问诊内容、方法,开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1.教学投影片;2.问诊教学课件放映。 常 见 症 状 教学目的: 1.了解症状分析对诊断疾病的重要作用。 2.症状与疾病诊断之间的关系。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常见症状中的名词概念。 2.正确认识常见症状的发生机理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嗽与咯痰、咯血、紫绀、心悸、呕血与便血、腹泻、黄疸、意识障碍等。 具体教学要求分述以下: 一、发热 (一)发热的概念 (二)发热的原因。 l、感染性发热。 2、非感染性发热。 (三)发热的发病机理、发热的临床表现、临床常见的几种热型(稽留热、弛张热、间歇热、不规则热)。 (四)发热时的伴随症状及其疾病诊断的意义。 二、疼痛 (一)疼痛的概念、发生机理及意义。 1.疼痛的位置与放射。 2、疼痛的特点与程度。 3、疼痛延续时间,频度或间期。 4、诱发、加重或减轻痛疼的原因。 5、疼痛伴随症状与体征。 (二)临床常见几种疼痛的特点 1.头痛、胸痛、腹痛、腰痛及关节肌肉痛等临床特点。 2.重点讲授各种疼痛的病因、发生机理、疼痛的特点。 三、呼吸困难 呼吸困难的概念。 重点讲授呼吸困难的病因、发生机理、临床表现及意义。 1.肺源性(吸气性、呼气性及混合性呼吸困难的各自特点)。 2.心源性(左心、右心功能不全及全心功能不全的临床表现) 3.其他原因(如中毒性神经精神性等)。 四、咳嗽、咳痰、咯血。 1.咳嗽、咳痰、咯血的概念。 2.咳嗽的性质、时间及伴随症状。 3.咳嗽与咳痰的原因及临床表现。 4.咯血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5.咯血与呕血的鉴别。 五、水肿 1.水肿的概念。 2.不同病因所至水肿的发生机理、水肿的特点。 3.心源性水肿与肾病性水肿的鉴别要点。 六、紫绀 1.紫绀的概念。 2.紫绀的发生机理、病因、分类及特点。 3.紫绀的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 七、心悸 1.心悸的概念。 2.引起心悸的常见病因及发生机理 3.心悸的伴随症状与临床意义。 八、呕血与便血 呕血与便血的概念。 (一)呕血 l、呕血的常见病因。 2、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3、消化性溃疡出血与肝硬化合并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鉴别。 (二)便血:便血的病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l、鲜血便。 2、柏油样便 3、隐血便。 九、腹泻 1.急性腹泻与慢性腹泻的概念 2.急性与慢性腹泻的病因与发生机理。 3.急、慢性腹泻的临床表现与伴随症状。 十、黄疸 1.黄疸的概念 2.正常胆红素的代谢。 3.三种不同类型黄疸的胆红素代谢。 4.引起不同种类黄疸的常见病因。 5.溶血性,阻塞性、肝细胞性黄疸的鉴别。 十一、意识障碍 1.意识障碍的概念。 2.意识障碍的判断方法、分级。 3.发生意识障碍的常见疾病与症状特点。 教学时数:8学时。 教学重点: 1.症状的概念。 2.引起各症状的常见病因、症状发生机理及临床表现。 3.各症状的临床意义及相近症状的鉴别。 教学方式: 1.根据教学实际情况,选择8—12个症状重点讲授,教材中其他症状,供实习中结合临床供学生自学与参考。 2.结合临床实习及典型病例示教,应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式,对常见症状进行观察、讨论和分析。 教学手段: 1.结合症状学教学课件以及临床教学病历进行教学。 2.自制部分教学图片和投影教学片用于症状学课堂教学。 基本检查方法 教学目的:熟练掌握视、触、叩、听检体方法,熟练、全面、系统的完成全身体格检查,不遗漏病理体征。 教学要求: 1.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的基本方法。 2.掌握各种体格检查方法的应用指征。 教学内容: 1.视诊的内容,视诊检查的临床意义。 2.触诊方法的分类,各种触诊检查方法的临床应用指征,触诊的注意事项。 3.叩诊方法的分类,叩诊检查在临床诊断中的作用,叩诊音的分类及各种叩诊音的临床意义。 4.听诊方法的分类,听诊的临床用途。听诊器的结构组成使用方法。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视、触、叩、听检查手法。 2.触诊检查方法的分类与用途。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示教。 教学手段: 1.理论讲授强调重点内容及临床用途。 2.强调检查手法的规范化和实际应用的训练。 一 般 状 态 检 查 教学目的:正确的掌握一般状态检查的检查方法,对于出现的异常状态,能够合理、准确的做出临床判断或结论。 教学要求: 正确解释该节内容中出现的名词。熟练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内容,掌握一般检查的检查方法与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性别、年龄的判断方法,性别、年龄与疾病的关系。 2.体温(测量体温的方法、正常范围及变异,以及引起误差的原因)、呼吸(见肺部检查)、脉搏及血压(见血管检查)的检查方法,并综合分析上述四项内容的临床意义。 3.发育及营养的判断方法,常见的意识障碍、精神状态、不同疾病的面容及表情,姿势,体位(自主体位、被动体位、强迫体位)与疾病的关系。 4.皮肤的弹性、颜色、皮疹、出血点、瘀斑、蜘蛛痣、水肿等检查方法、判断方法及临床意义。 5.淋巴结的检查方法、检查注意事项、全身及局部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检查内容;2、检查及判断方法;3、一般状态出现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示教,互动式教学。 教学手段:利用影像教学课件、教学投影片、自制部分教学投影胶片。 头颈部检查 教学目的:熟练对头、颈部进行系统全面体检,正确判断正常与异常体征时的临床意义,为建立临床诊断提供物理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正确解释有关概念。 2.熟悉头部、颈部的检查内容、检查顺序与检查方法,了解正常状态和异常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头颅检查:大小、形态、头部皮肤、头发、颅骨等。 2.头部器官检查:检查方法、从上到下、有外向内、双侧对比、先左后右。 (1).眼:眉、眼睑、睫毛、脸结合膜、巩膜、角膜、虹膜、瞳孔、眼球等。 (2).耳:外耳、中耳、听力。 (3).鼻:外鼻、鼻孔、鼻中隔、鼻粘膜、嗅觉、副鼻窦等。 (4).口腔检查: 3.颈部检查:颈部活动情况及外形检查;甲状腺及气管位置检查,颈部静脉怒张及静脉或动脉搏动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头、颈部体格检查顺序、检查内容、检查方法、异常体征的判断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示教。 教学手段:运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录像带、教学投影等参与教学活动。 胸部、肺部检查 教学目的:正确的运用视、触、叩、听检查方法,按照胸部及肺部体格检查内容及顺序,准确系统地进行体检,能够发现患者已表现出的异常体征并对其作出判断,为建立临床诊断提供物理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熟练掌握该节内容中出现名词并能作正确解释。熟练掌握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四种基本方法在胸廓及肺部的应用。通过实验室临床基本技能训练,使胸部及肺部检查达到系统、熟练、全面。熟悉肺部异常体征,并分析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胸部常用的骨骼标志划线及分区的意义。 2.胸壁、胸廓及乳房的检查。 3.肺和胸膜的检查。 (1)视诊:呼吸运动、呼吸的频率、节律、深度的改变及其临床意义。 (2)触诊:触觉语颤的检查方法,产生机理,正常胸部语颤的特点。语颤减弱或消失、增强的临床意义。 (3)叩诊:叩诊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1)叩诊音的种类:清音、过清音、鼓音、浊音及实音。 2)肺部定界叩诊:肺上界、肺前界、肺下界、肺下界移动度的叩诊法及其临床意义。 3)胸部异常叩诊音及其临床意义。 (4)听诊 1)正常肺部呼吸音的种类、听诊特点及各类呼吸音的分布区。 2)异常呼吸音及其临床意义(肺泡呼吸音减弱或消失,肺泡呼吸音增强,呼吸音延长,异常支气管呼吸音,异常支气管肺泡呼吸音)。 3)啰音: 干啰音;鼾音、哨笛音。 湿啰音(水泡音):大、中、小水泡音。 捻发音。干、湿性啰音的鉴别点。 4)听觉语音:听觉语音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5)胸膜摩擦音的发生机理、特点及临床意义。 (5)呼吸系统常见的主要症状和体征:肺炎球菌性肺炎(大叶性肺炎)、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支气管哮喘、胸腔积液、气胸等(可作为学生自学内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 1、体格检查方法正确熟练的应用; 2、体检内容的全面性; 3、异常胸部或肺部体征的确认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胸部及肺部体格检查方法,掌握体格检查的顺序和检查方法以及正常肺部体征。 教学手段: 1、多媒体胸部及肺部体格检查教学课件。 2、胸部及肺部体格检查教学录像带。 3、正常及异常呼吸录音带。 4、教学投影片。 5、教学挂图。 6、自制教学投影片。 7、教学模拟人。 心 脏 检 查 教学目的:使学生能够正确的应用视、触、叩、听体格检查方法,系统准确的进行心脏体格检查,能够为建立正确临床诊断提供物理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能够熟练的对该节内容中出现的名词进行正确解释。 2.能较正确地叩出心界,熟悉心界各部分的组成。 3.掌握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掌握第一、第二心音产生的机理、第一、第二心音的鉴别要点。 4.熟悉心脏杂音产生的机理及其临床意义,掌握其听诊要点,并能辨别收缩期及舒张期杂音。 5.熟悉常见心律失常的听诊特点(过早搏动,心房颤动等)。 6.正确测量血压,并了解其血压改变的临床意义。 7.熟悉脉搏检查方法及常见血管体征。 教学内容: 一、心脏 1.视诊 (1)心前区外形。 (2)心尖搏动:正常心尖搏动的位置、强度、范围及其改变的临床意义。 (3)心前区及其他部位的搏动的临床意义。 2.触诊 (1) 心尖搏动。 (2) 心前区震颤的原因、部位、时期(收缩期、舒张期及连续性)及其临床意义。 (3) 心脏触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3.叩诊 (1)心脏叩诊方法及注意事项。 (2)正常心脏浊音界及心脏浊音界改变的原因、特点及临床意义。 (3)心界各部的组成及胸部、腹部疾病对心浊音界的影响。 4.听诊 (1)各瓣膜听诊区的部位。 (2)心率和心律,常见的心律失常。 (3)正常心音及其产生机理,第一、二心音的鉴别要点,心音强度、性质、分裂的原因及临床意义。 (4)额外心音。 (5)心脏杂音。 1)心脏杂音产生的机理。 2)分析杂音的要点、部位、性质、时期、强度(收缩期杂音的分级)及传导方向。 (6)心包摩擦音产生的原因、特点、临床意义及其与胸膜摩擦音的区别。 二、血管检查 1.动脉搏动、脉率及脉律。 2.脉搏的强弱。 3.水冲脉及奇脉 4.毛细血管搏动征。 5.血管杂音及射枪音。 6.动脉血压的测量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三、循环系统常见病变的主要症状和体征 慢性风湿性心瓣膜病,心功能不全,心包积液。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 1.正确熟练的心脏检查方法 2.心脏出现异常体征时的临床意义。 3.心脏体听诊技能的训练。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后,开展启发式教学。 教学手段: 1.应用多媒体心脏检查教学课件。 2.心音录音带或教学光盘学生随时进行自我听诊训练。 3.根据教学内容需要编制部分形象化教学挂图、教学投影片用于教学活动。 腹 部 检 查 教学目的:正确的应用腹部体格检查方法对就诊患者进行系统全面的体格检查,发现患者已出现的病理体征,为建立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掌握腹部检查方法(重点为肝、脾及腹部包块的检查),了解体表划线.分区与腹腔内脏的对应关系。 2、熟悉腹部常见体征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腹部体表标志及分区。 2、腹部检查 (一)视诊 l、腹部外形;2、呼吸运动;3、腹部皮肤;4、腹壁静脉;5、蠕动波。 (二)触诊 l、触诊方法、要点及注意事项。 2、触诊内容:腹壁紧张度、压痛、反跳痛,腹部包块及肝、脾、肾、膀胱的触诊。 (三)叩诊 1、肝、脾叩诊及肾区叩击痛。 2、移动性浊音及波动感。 (四)听诊: 1、肠鸣音;2、振水音;3、血管杂音。 三、腹部常见病的主要症状及体征 消化性溃疡、急性腹膜炎、肝硬化、急性阑尾炎。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腹部检查的方法及要点。腹部检查中的触诊检查。 2.腹部检查使异常体征的辨认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启发式、互动式课堂讲授。 教学手段:利用物理诊断教学投影片、教学课件,自制部分教学投影胶片。 生殖器、肛门、直肠、脊柱与四肢检查 教学目的:能够正确应用肛门、直肠、外生殖器、脊柱及四肢的体格检查方法按照检查顺序进性体格检查,能够判断已经存在的异常体征并能准确地做出临床诊断。 教学要求: 1.了解肛门、直肠及男、女外生殖器检查的重要性 2.熟悉脊柱、四肢的检查方法及病理改变的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男、女外生殖器、肛门和直肠的检查检查方法及检查注意事项。 2.脊柱:正常曲度、畸形、压痛和叩击痛,运动功能障碍。 3.四肢:肢体的位置与形态异常、运动障碍、关节病变、下肢静脉曲张。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 1.检查方法; 2.异常体征的辨认、判断及体征出现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课件结合图片、挂图等课堂理论教学,教师示教,启发式互动式教学。 教学手段: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光盘,示教异常体征并解说其临床意义。 神经系统检查 教学目的:能够应用正确的神经系统体格检查方法,系统全面的完成神经系统检查,能够正确的判断体检中所出现的异常体征及所代表的临床意义。 教学要求: 1.了解神经系统检查的内容及方法(感觉、运动及植物神经功能的检查)。 2.掌握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简要讲授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检查方法由学生自学参考。 2.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的临床意义。 (1)浅反射:腹壁反射、提睾反射。 (2)深反射:二头肌反射、三头肌反射、挠骨膜反射、膝反射、跟腱反射。 (3)病理反射 锥体束征 1)Babinski sign 2)oppenheim sign 3)G0rdon sign、 4)Chaddock sign 5)H0ffmann sign 6)阵挛:髌阵挛及踝躁阵挛。 脑膜刺激征 1)颈项强直。 2)Kernig sign Lasegue sign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强调神经反射检查手法准确到位,体检方法规范,检查结果判断准确,异常结果的临床意义分析符合临床实际。 教学方式: 1.课堂简要介绍感觉神经、运动神经及植物神经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 2.重点讲授神经反射的检查方法及病理反射阳性时的临床意义。 3.病例分析(脑血管意外、急性多发性神经根炎等病历)以加强神经系统疾病体格检查对于临床诊断意义的认识。 教学手段: 1.课堂理论教学应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演示讲解神经系统体征。 2.教学投影胶片、神经系统体格检查录像教学课件。 3.教学病历应用于病例讨论或诊断分析。 病历书写 教学目的:充分认识医疗档案—病历的意义及其重要性,独立收集临床资料,系统分析临床资料,能够较正确的确立临床诊断,能够独立完成符合住院病历要求的住院病历。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病历具有临床诊治疾病、教学、科研、法律依据等方面的重要意义,要求学生必须以认真负责,实事求是的态度编写病历。能独立写出格式正确、文字通顺、字体清楚、符合实际的病历。 教学内容: 1.诊断的步骤与诊断的思维方法 (1)临床资料的收集、整理。 (2)临床资料的分析。 (3)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 (4)初步诊断的提出与确立。 2.病历编写 (1)病历的重要性。 (2)病历编写中注意的事项。 (3)住院病历的格式及项目。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病历编写中的格式、现病史的编写。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现场展示临床病例,互动式教学。 教学手段:讲解学生在临床见习教学过程中编写的住院病历,示范病历的编写注意事项。 心电图检查 教学目的: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正常心电图与常见异常心电图的诊断标准,并能够应用心电图的诊断为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了解心肌细胞电生理特征和心电图的产生原理。了解心电向量和心电图的关系。 2.了解心电图各导联及导联轴、心电轴和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3.掌握左房、左室和右房、右室肥大的心电图诊断依据和主要诊断标准。 4.掌握心脏激动异常时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点,掌握心脏激动传导异常时常见心电图特点。 5.熟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心电图表现,掌握冠状动脉供应不足的心电图诊断方法和运动试验的判断标准。 6.熟悉急性心肌梗塞的心电图诊断依据及心电图演变过程,掌握心肌梗塞部位的确定方法。 7.了解心包炎、低血钾和高血钾的心电图变化及洋地黄类药物对心电图的影响。 教学内容: 1.简述心电图产生的原理,心电图与心电向量环的关系。掌握心电图导联及其导联轴、心电轴偏移的临床意义。 2.介绍心电图的各个波段,波形的测量法及其正常值,介绍心电图的临床应用及对常见疾病的诊断价值。 3.讲解几种常见异常心电图的特点。 (1)、左、右心房、心室肥大。 (2)、心肌缺血与ST—T异常改变。 (3)、心肌梗塞。 (4)、窦性心律及窦性心律失常。 (5)、房性、室性、交界性过早博动,室上性、室性阵发性心动过速。 (6)、心房纤维颤动与心房扑动,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 (7)、I度、II度、III度房室传导阻滞,预激综合征。 (8)、逸博与逸搏心律。 4.扼要介绍动态心电图、心电图负荷试验及心电图分析方法和步骤。 教学时数:10学时。 教学重点: 1.正常心电图各波、段正常值及各波正常形态。 2.常见异常心电图诊断标准。 教学方式: 1.利用教具讲授心电图的产生、描记方法及导联等。 2.讲解与识图相结合讲授常见异常心电图。 教学手段: 1.课堂利用多媒体教学系统,显示心电图图形的形成,使心电图教学形象化或具体化。 2.教学投影片、教学幻灯片用于课堂视图教学。 血 液 检 查 教学目的:能够运用血液实验检查数据,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诊断依据,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为临床疗效的判断提供依据。 教学要求: 1.熟练掌握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测定、白细胞计数、以及白细胞分类的正常值以及数量增减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网织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及血沉测定,掌握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红细胞计数 (1)方法:了解电子血球计数法,正常值及生理变化。 (2)红细胞病理性增多和减少的临床意义(以减少为重点)。 2.红细胞病理性改变 (1)红细胞大小和血红蛋白含量的改变。 (2)红细胞形态的改变。 (3)红细胞结构的改变。 3.白细胞对数和分类 (1)方法、正常参考值及生理变化。 (2)各类白细胞增多与减少的临床意义。 (3)中性粒细胞核改变的临床意义。 (4)异常白细胞的临床意义。 4.网织红细胞计数:染色原理、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5.红细胞压积测定: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6.红细胞三个平均值的计算。 7.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8.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1)方法、机理、正常值、影响红细胞沉降率的因素 (2)红细胞沉降率增快的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6学时。 教学重点: 1.各实验检查的正常值。 2.实验检查结果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3.红细胞、白细胞形态异常改变时的意义。 4.血沉发生机理。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上述内容的基础理论和基本知识。 2.实验教学 (1)由教师介绍血细胞计数仪等使用方法并进行示教。 (2)镜下示教、辨认血细胞正常、异常形态。 (3)病例讨论与分析,培养诊断分析和诊断思维能力,学生写出诊断分析报告。 教学手段: 1.多媒体教学光盘供理论与实验课教学使用。 2.教学投影胶片、挂图。 骨髓细胞学检查 教学目的: 1.了解骨髓细胞学检查的适应证及禁忌证、临床意义。 2.了解正常骨髓细胞的形态和分类方法。 3.了解几种常见异常骨髓象。 教学要求: 1.正确的选择骨髓检查适应证。 2.熟悉骨髓穿刺的方法与穿刺步骤与骨髓穿刺注意事项,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能够进行模拟骨髓穿刺术。 3.初步能够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分析骨髓穿结果,为临床确立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教学内容: 1.骨髓细胞学检查的临床意义。 2.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3.红系、粒系、巨核系、淋巴系、单核系、浆细胞、组织细胞的正常形态。 4.正常骨髓象及分析方法。 5.简述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及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和骨髓象特点。 教学时数:4学时。 教学重点: 1.骨髓细胞分化增殖及成熟过程中形态演变的一般规律。 2.骨髓各系各期细胞形态学特点及细胞结构发育的规律。 3.急、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特发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血象及骨髓象的特点。 教学方式: 1.骨髓细胞学多媒体教学光盘课堂理论与实验教学。 2.利用骨髓细胞投影胶片及挂图细胞形态学讲授。 3.显微镜示教 (1)粒、红两系统细胞的幼稚各阶段细胞,示教镜下巨核细胞、浆细胞、网状细胞。 (2)示教骨髓增生活跃与增生低下的骨髓象。 (3)示教急性白血病、慢性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增生性贫血的骨髓象。 (4)结合骨髓细胞检查进性病历讨论,培养学生诊断分析和诊断思维能力。 教学手段: 1.利用多媒体骨髓教学课件进行教学。 2.充分使用骨髓教学投影片。 3.显微镜示教骨髓各系、各期细胞。 4.编制临床与骨髓细胞学诊断有关的教学病历供实验课进行病例讨论教学使用。 出血、凝血障碍的检查 教学目的: 1.掌握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适应症。 2.能够为临床诊断提供实验诊断依据。 教学要求: 1.熟悉止血与凝血障碍发生的常见原因。 2.熟悉止血、凝血障碍常用检查法的原理和临床意义。 3.熟悉出血性疾病常用实验诊断检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简要复习止血、凝血及纤溶机理。 2.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等。 3.常用止血、凝血障碍检查的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止血、凝血障碍发生的原因针对性的实验检查。 2.血管因素、血小板因素、凝血因子、抗凝物质等所致止血、凝血障碍实验检查结果的正常值,各个检测结果异常时的临床意义。 3.DIC实验诊断检查项目的选择,DIC实验诊断的筛选实验,DIC的实验诊断的确诊实验。 教学方式:利用教学投影片及教学挂图阐明止血、凝血机理,并联系临床表现,使学生理解止血与凝血障碍的原因与实验检查结果之间的关系。 教学手段: 1.制作部分教学投影片,使止血凝血障碍的发生机理形象化、直观化。 2.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 3.编制针对止血、凝血障碍的教学病历供实验课教学病历讨论和分析应用。 尿液检查、肾功能试验 教学目的: 1.正确的应用尿液检查结果为临床确立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2.正确的评价肾功能实物检查结果,为临床诊疗服务。 教学要求: 1.掌握尿液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2.熟悉常用肾功能试验的方法及其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尿液检查 (1)尿液检查的目的。 (2)尿液标本的收集与保存。 (3)尿液检查的内容、正常值、临床意义。 (4)了解试纸条检查法及尿液分析仪检查法。 1)尿液一般性状检查:尿量、颜色、透明度、PH、比重。 2)化学检查:蛋白质、糖、淀粉酶、酮体形成机理、正常值、临床意义。 3)显微镜检查:上皮细胞、红、白细胞、管型和结晶体等。 2.肾功能试验 (1)常用的肾功能试验及临床意义。 1)内生肌酐清除率、菊粉请除率。 2)酚红排泌试验。 3)浓缩-稀释试验。 4)血清尿素氮、肌酐测定。 5)血浆二氧化碳含量测定。 (2)肾功能检查方法的选用原则。 教学时数:3学时。 教学重点: 1.尿蛋白、糖尿、尿淀粉酶检查的诊断重要性。 2.尿液显微镜下细胞、管型、结晶体的形态临床意义。 3.肾功能检查的选择及各个实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课堂讲授尿液检查及异常变化时的临床意义。 2.配合教具、标本进行显微镜下尿内有形成份的示教教学。 3.引导学生联系基础理论,结合各种肾功能试验的特点强调合理选择肾功能检查临床重要性。 4.结合教学病历,进行病例分析和诊断思维能力的训练。 教学手段: 1.充分应用教学投影片进行教学,使尿液有形成分形象化。 2.实验检查结果可采用病例讨论的形式,对尿液肾功能检查结果分析进行强化。 肝功能检查 教学目的: 1.合理解释肝功能检查结果改变的临床意义。 2.正确的选择肝功能检查结果为临床建立诊断和疗效判断提供依据。 教学要求: 1.熟悉常用肝功能及肝脏疾病试验基本原理、正常值、临床意义。 2.熟练掌握肝功能检查的选用原则。 教学内容: 1.蛋白质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蛋白测定、白蛋白与球蛋白比值,血清蛋白电泳分析。 2.胆红素代谢功能检查:血清总胆素及结合胆红素测定,尿三胆试验测定。 3.血清丙氨酸转氨酶(AL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AST)、血清γ谷氨酰转肽酶(r—GT)测定,血清碱性磷酸酶(AKP)测定。 4.血清免疫学检查:乙型肝炎五项指标及丙肝抗体检查。 5.血清甲种胎儿球蛋白(AFP)测定。 6.肝功能试验的选用原则。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血清酶学检查。 2.血清总蛋白、白蛋白、球蛋白、血清蛋白电泳分析、AFP检查。 3.胆红素代谢检查。 4.乙肝五项指标检测及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课堂结合生化基础讲授肝功能试验的检查的机理。 2.开展病例讨论与诊断分析,强化肝功能检查实验结果的临床诊断价值。 教学手段: 1.教学投影胶片,多媒体教学课件。 2.有关肝功能检查的教学病历参与教学舌动。 粪 便 检 查 教学目的: 1.正确运用粪便检查结果为建立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 2.根据粪便检查结果对疗效做出准确的判断。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掌握粪便检查法及异常变化的临床意义。 2.熟悉粪便隐血试验的方法及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标本的采集注意事项 2.粪便检查法及临床意义。 (1)一般检查:性状、颜色、气味及肉眼可见的内容物,如寄生虫等。 (2)显微镜检查、:细胞、寄生虫卵、原虫类、脂肪滴及食物残渣等。 (3)隐血试验:方法、机理、注意事项及临床意义。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粪便一般性状异常改变临床意义。 2.常见肠道疾病的粪便显微镜下改变。 3.粪便潜血的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强调粪便检查方法及临床意义。 2.分组进行粪便检查及隐血试验。 3.示教:显微镜下寄生虫卵、红、白细胞巨噬细胞、上皮细胞、脂肪滴、肌肉纤维等。 教学手段:教学挂图、教学光盘。 脑脊液及浆膜腔积液检查 教学目的:能够达到正确运用脑脊液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提供诊断依据以临床疗效的判断。 教学要求: 1.掌握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方法、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2.熟知常见的脑及脑膜疾病的脑脊液特点。 3.熟悉渗出液与漏出液的鉴别要点。 教学内容: 1.脑脊液检查。 (1)脑脊液穿刺的适应证及禁忌症。 (2)化学检查:蛋白质定性定量检查,糖半定量检查及氯化物定量检查。 (3)显微镜检查:白细胞计数及分类。 (4)细菌学检查。 2.浆膜腔积液检查 (1)穿刺的适应症。 (2)检查内容 1)一般性状检查;量、颜色、透明度、凝固性、比重等。 2)化学检查:粘蛋白定性试验(Rivilta)试验,蛋白定量检查。 3)渗出液波与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重点: 1.脑脊液穿刺适应证、禁忌证。 2.脑脊液检查结果正常值。 3.常见脑、脑膜病变的脑脊液特点。 4.渗出液、漏出液的鉴别。 教学方式:课堂讲授脑脊液与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内容、临床意义。 教学手段: 1.挂图示教脑脊液的产生、循环、回流。 2.病例讨论与诊断分析强化脑脊液检查正常值,异常改变时临床意义。 常用临床生物化学、免疫学检查 教学目的:应用临床生物化检验和免疫学检查结果为确立临床诊断和临床治疗效观察提供依据。 教学要求: 1.了解临床生物化学检查和免疫学检查常用项目。 2.熟悉血清钾、钠、氯生理功能,常用检查方法,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 3.熟悉血清widal、weil—Felix反应检查的正常值、临床意义。 教学内容 1.血清钾测定。 2.血清钠测定及钾、钠的关系。 3.血清氯化物测定。 4.血清widal、weil—Folix反应检查。 5.血清CRP、ASO、RF检查。 6.血生化与免疫学检查项目的选用。 教学时数:1学时。 教学重点: 1.常用血清生物化学试验检查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2.常用血清免疫学试验检查正常值与临床意义。 教学方式: 1.课堂理论讲授时结合无机盐代谢的机床基础理论进行讲解。 2.结合临床病例讲授血清钾、钠、氯、免疫学常用试验检查正常值及临床意义。 教学手段: 1.应用多媒体教学课件有助于课堂理论讲授。 2.编写教学病历供学生在课下进行病历讨论和诊断分析使用。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立即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