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新型磷酸钙骨水泥有望成为良好移植材料

2012-9-3 09:22|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30|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梅州市人民医院骨科、广州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骨科、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含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新型磷酸钙骨水泥(CPC/PLGA)植入兔...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骨科-显微外科医学部、梅州市人民医院骨科、 广州医学院第四附属医院骨科、华南理工大学生物材料研究所的一项研究表明,含聚乳酸-羟基乙酸共聚物的新型磷酸钙骨水泥(CPC/PLGA)植入兔体内后具有良好的降解性能,有望成为一种良好骨移植材料。该研究发表在2012年第8期《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按照45%磷酸氢钙、45%部分结晶磷酸钙、10% PLGA比例,制备CPC/PLGA。健康成年新西兰兔32只,体重2.2~3.0 kg,雌雄各半;随机分为CPC/PLGA组(实验组,n=17)及CPC组(对照组,n=15)。两组实验动物制备双侧股骨内侧髁直径4.5 mm、深1.5 cm骨缺损模型,右侧骨缺损分别采用CPC/PLGA及CPC修复,左侧不作处理作为空白对照。术后观察实验动物一般情况,术后2、4、8、16、24周两组取材行组织学观察、骨形态计量学分析,术后8周及16周实验组取材行扫描电镜观察。

  结果显示,实验动物均存活至实验结束。组织学观察显示,随时间延长,实验组CPC/PLGA逐渐降解,并有新生骨小梁从边缘长入其中,并且增粗、增长,24周时材料基本降解,被新生骨小梁取代;对照组CPC降解明显较实验组延迟。实验组术后总骨组织含量百分比为44.9% ± 23.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25.7% ± 10.9%(P=0.001);实验组术后4周骨组织含量百分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8、16、24周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扫描电镜观察结果显示,实验组术后8周CPC/PLGA降解后形成孔径为100~300 μm孔隙;随着时间延长,16周时新生骨小梁长入孔隙内,并与残余骨水泥牢固结合。来源:医学论坛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