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杜塞尔多夫海因里希 海涅大学的Thomas Wündisch博士及其同事在《胃肠病学》杂志上报告,80%的胃MALT淋巴瘤(GML)患者在幽门螺杆菌根治后可达到缓解,但这些患者发生第二胃癌和淋巴瘤的风险仍显著增高。 研究者对1993年6月~1999年7月入选的120例患者(含63例女性患者,平均年龄62岁)进行了研究,根据安娜堡系统,这些患者患有EI1期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MALT)淋巴瘤,淋巴瘤局限于胃的黏膜和黏膜下层,淋巴结未受累。这项多中心研究的受试者接受了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包括2周为1个疗程的阿莫西林(每日3次,每次750 mg)和奥美拉唑(每日3次,每次40 mg)治疗。每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直至达到组织学完全缓解,定义为肉眼淋巴瘤消失并且连续2次活检未发现淋巴瘤,之后每6~12个月进行1次内镜检查。在幽门螺杆菌根治后,患者接受中位数为122个月的随访(范围1~171个月)。 结果显示,120例患者中的96例完成随访者(80%)在根除治疗开始后1~28个月间达到GML完全缓解,其中80%(77/96)保持疾病缓解(Gastroenterology 2012 [doi: 10.1053/j.gastro.2012.06.035])。96例患者中的16例发生组织学残留病变;实际上,这似乎为“持续的组织学残留病变,而非完全缓解,因为显微镜下的病变很小,并且通常仅见于多次活检中的单次切片检查”。对于这些病例采用“观察等待”的方法,除1例患者外,所有其他患者在最后时间点显示再次达到完全缓解,中位二次缓解持续时间为46个月。未见疾病进展。“我们强烈支持这一策略,”研究者写道。总体上,96例GML完全缓解患者的5年生存率为94%,10年生存率为87%。尽管如此,研究者发现,与一般人群相比,这些患者的胃癌发病危险比为8.567 95%置信区间(CI),3.566~20.582;P<0.001 ,非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危险比为18.621 (95%CI,8.365 ~41.448;P<10–6)。所有肿瘤的发病危险比也升高,为1.689,但无统计学意义。研究者认为,尽管治疗相关因素通常与淋巴瘤患者发生第二肿瘤有关,但2周的幽门螺杆菌根治方案不太可能导致长期毒性效应。来源:EGMN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