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2012便秘药物治疗新进展

2012-9-18 09:28|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67|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9月6-8日在意大利召开的神经胃肠病学与自动力会议(NGM2012)上,便秘治疗药物的选择成为讨论热点。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老年人便秘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北京、西安等地...

9月6-8日在意大利召开的神经胃肠病学与自动力会议(NGM 2012)上,便秘治疗药物的选择成为讨论热点。便秘已成为影响现代人生活质量的重要因素之一,特别是老年人便秘是一个严重的健康问题。北京、西安等地区流行病学调查显示,慢性便秘发病率为6.07%~9.18%,便秘与结肠癌、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性痴呆等发生有关。笔者就本次大会重点讨论的几种新型慢性便秘治疗药物简介如下。

新型促动力和促分泌制剂

普卡必利是苯并咪唑类5-羟色胺(HT)4受体激动剂,可选择性地与肠肌间神经丛的5-HT4受体结合,增加胆碱能神经递质释放,刺激结肠产生巨大推进性收缩波,促进结肠排空。

国外3项大宗Ⅲ期临床随机对照研究显示,该药可有效缓解便秘症状,适用于对常规药物治疗无效的重型便秘和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IBS-C)患者。

氯离子通道分泌制剂

鲁比前列酮选择性激活位于肠上皮中的2型氯通道,促进肠道上皮细胞分泌并增强肠道运动,显着增加慢性便秘患者排便频率,多用于女性难治性便秘。

鸟苷酸环化酶激动剂

利那洛肽与肠上皮细胞鸟苷酸环化酶(GC-C)受体结合,促进肠道分泌、减少小肠吸收,并有促肠动力作用。多项研究证明,该药可明显改善IBS-C患者的腹痛等腹部症状、加快肠道传输。

胆酸转运抑制剂

A3309(Elobixibat)通过增加结肠胆酸传送,发挥其促分泌和促动力作用,是新型治疗慢性便秘药物。

阿片μ受体抑制剂

阿维莫泮主要用于治疗术后肠麻痹引起的便秘。

微生态制剂

脑-肠-微生物轴在肠易激综合征(IBS)和慢性便秘发病中的病理机制也是热门话题,肠道微生物是宿主器官的新理念被提出。口服微生态制剂,可纠正便秘时的菌群失调,改变肠道微生态环境,调节肠道正常蠕动,促进食物的吸收。这类药物较少有不良反应。

生物反馈排便行为治疗

这种纠正不协调排便行为的训练法,主要用于治疗肛门括约肌失调症和盆底肌、肛门外括约肌排便时矛盾性收缩导致的排出障碍型便秘,报告疗效可达96%。该法与药物治疗相比,具有无药物毒副作用、成本低、非创伤性等优点。

小结

随着慢性便秘、IBS-C病因及病理机制研究的进展,药物治疗方面也有较大突破。虽然传统治疗(科学的生活管理、良好精神心理状态、合理饮食结构)以及传统通便及动力药物等仍不可忽视,但有近六成患者对传统药物疗效不满意;同时,某些药物不良反应也困扰医患双方。

慢性便秘治疗应基于病因、病理机制,遵循个体化、优化药物治疗原则;应注意用药安全,因新药仍须被临床研究考验。来源:爱爱医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