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上,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张澍田教授向与会者发表了题为《努力识别消化系早癌:早癌识别能力体现医师水平》的演讲。 内镜的基本功——即使是在白光内镜下仍可识别早癌——真正体现医师水平。 在世界范围内,消化系癌症发病率及死亡率较高,早癌的检出非常重要。中国食管鳞癌发病率居世界首位;我国对胃癌的检出率低于日本,检出率须进一步提高;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直线上升,提高检出率尤为必要。医师具有识别早癌的意识,对早癌的检出至关重要。 对于早癌的识别方法,首先要了解消化道早癌分类标准。以往分类标准各有不同,2000年,内镜、外科、病理科医师在巴黎对“胃肠道表浅瘤变内镜下分型”达成了共识。其中,0-Ⅰ型包括带蒂型(Ⅰp)或无蒂型(Ⅰs);0-Ⅱ型包括隆起型(Ⅱa)、完全平坦型(Ⅱb)和凹陷型(Ⅱc);Ⅱc+Ⅱa型为凹陷型病变中有隆起区域,Ⅱa+Ⅱc型为隆起性病变中有凹陷区域(预后较差),后者为分类中较难掌握的类型。 在内镜医师掌握分类标准后,内镜的基本功——即使是在白光内镜下依然可以识别早癌——才真正体现医师水平。 识别消化系早癌基本功的第一步为确定黏膜颜色有轻微改变(苍白或发红)、有不规则的微血管网、表面有稍微的隆起或凹陷。 第二步基于色素内镜检查,以助于病变处的细致描述。色素内镜检查时使用的染色剂包括用于食管病变的碘液(1.5%~2%),与正常上皮深褐色染色相比,瘤变处阴性染色;靛胭脂(0.4%~0.5%)最常用于胃和结肠异常区域染色,有助于区分结直肠中非瘤样病变(增生)或瘤样病变;亚甲蓝(0.1%)用于发现食管和胃的肠上皮化生等;稀醋酸用于显示被覆柱状上皮食管表面结构。 最后为活检前标本处理,其中组织标本固定时间要求不超过72小时,标本取材中一定要注意编号和标记(口侧、肛侧、前壁、后壁等),同时还应注意报告的撰写及与病理科医生的沟通。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