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复炎症及抗炎通路间的平衡,是寻找炎症性肠病(IBD)治疗靶点的基本策略。抗肿瘤坏死因子(TNF)治疗是除了免疫调节剂、皮质激素和5-氨基水杨酸以外的重要治疗措施,在难治性IBD的诱导缓解和维持治疗中有重要作用。传统免疫抑制剂对IBD具有较高的缓解率,可避免患者出现激素依赖,治疗5年后仍对近四成患者有效。糖皮质激素主要用于IBD急性期的诱导缓解,早期黏膜愈合状况可预测克罗恩病(CD)预后。在骨髓或周围血干细胞移植后,强化性骨髓抑制或清髓性化疗,可治疗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 生物制剂 英夫利西单抗是美国FDA批准的首个用于IBD治疗的生物制剂。SONIC研究结果显示,英夫利西单抗与硫唑嘌呤联用以及英夫利西单抗单用,比单用硫唑嘌呤对中、重度CD的临床缓解率高。静脉用英夫利西单抗可明显改善中、重度难治性CD患者的症状和生活质量、提高肠瘘闭合率和临床缓解率,建议治疗后10周及26周检测血药水平。该药最佳剂量尚还不清楚,因个体间差异较大,优化英夫利西单抗和其他单克隆抗体的使用,可能会改善IBD患者的长期预后。 人抗TNF-α单克隆抗体阿达木单抗对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失败的CD患者有效、耐受性好、过敏反应少。赛妥珠单抗是第三个抗TNF单克隆抗体,其诱导应答和缓解率分别为54%和40%。新型TNF抑制剂,如golimumab、dersalazine、HMPL-004等,正处于不同的临床研究阶段。 Ustekinumab是抗白介素-23单克隆抗体,Ⅱ期试验证实,该药或对TNF抑制剂治疗重度CD失败者有效。Visilizumab 是人源化抗CD3单克隆抗体,对激素耐药性溃疡性结肠炎(UC)有效,但可能增加心血管不良反应。 微小RNA、组蛋白脱乙酰基酶或bromodomain蛋白等作为靶分子,可以为研制IBD治疗新药提供新的思路。 免疫抑制剂 硫唑嘌呤治疗亚洲人群中的激素依赖型IBD也有效,但约有1/4的患者在用药3个月内即因副作用(短期或长期中性粒细胞减少及骨髓抑制)而停药。因此,应每2~3月进行1次血常规检查,直至达到稳定剂量。对于用6-MP维持治疗的缓解期UC患者,定期监测红细胞6-巯基鸟嘌呤水平可观察骨髓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避免硫唑嘌呤相关副作用。 甲氨蝶呤是治疗活动性CD的二线免疫调节剂,因其严重副作用而在相当一部分患者中使用受限。新型免疫抑制剂他克莫司可抑制T细胞反应和巨噬细胞活化、促进细胞凋亡、改善结肠炎症,口服与静脉用药对难治性UC均有效。 免疫抑制剂与英夫利西单抗联用,可有效降低CD疾病活动指数,硫唑嘌呤疗效优于甲氨蝶呤,但前者可能导致感染和癌症。 5-氨基水杨酸 美沙拉秦作为UC的一线用药,具有抑制炎症、改变隐窝结构和预防UC相关性结肠癌的作用。合理的用药剂量和剂型,对维持IBD缓解很重要。 新型皮质激素 新型激素布地奈德回肠控释制剂为口服局部作用激素,以pH依赖方式溶解,口服后大部分在回肠和升结肠释放,对累及回肠和(或)升结肠的活动性CD疗效较好。对于轻、中度CD,布地奈德(9 mg/d)较美沙拉秦(4.5 g/d)疗效更佳。 干细胞治疗 临床研究表明,自体骨髓来源的间充质基质干细胞移植治疗难治性CD,安全可行。来源:中国医学论坛报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