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癌检出率和早癌构成比 在这里要明确两个概念:早癌的检出率和早癌的构成比。早癌检出率是人群中早癌的发现率。早癌的构成比,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文献中见到的10%~30%左右的早癌发现率,这不是根本意义上的早癌检出率,要加以区别。 消化道早癌检出存在不足 食管早癌主要依靠碘染色提高检出率。随着检查设备的普及,其他方法如内镜窄带成像技术(NBI)、内镜智能分光比色技术、电子内镜等普及度有所提高,但目前在三级甲等医院里仍未完全普及;同时NBI分型的标准虽好,但能进行准确分型的医师却很少。 胃早癌的诊断不如食管早癌容易,色素内镜的检查普及度低,放大内镜与NBI的结合使用,虽然从病变边界、血管形态和腺管开口形态3个方面入手较为方便,但去泡、去黏液、减少蠕动、放大内镜结合NBI的程序化检查工作仍需要进一步加强,我国部分医院已经在这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效果显着。结肠早癌的识别相对于食管与胃则要容易些,但由于结肠本身结构弯曲较多,漏诊率较高。 早癌深度的判定 虽然有许多学者已在使用肿瘤表面形态学及微观改变,来判定病变的深度,但超声内镜(EUS)仍是目前判定早癌深度的主要方法。 鼠齿钳的使用是判定肿瘤是否与固有肌层粘连的简便方法。EUS、CT、正电子发射体层摄影(PET)-CT是协助判定肿瘤周围是否有淋巴结转移的主要方法。 内镜下切除早癌 切除方法的选择,主要依据病变大小及距离病变的最低安全距离。内镜黏膜切除术(EMR)方法依照其原理,包括吸引切除法与非吸引切除法。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ESD)方法强调黏膜下剥离为主的方法,在中国广泛使用的是标准ESD方法,使用隧道技术剥离食管、胃大面积早癌及食管环周病变成为一种特用的方法。 降低复发率 并发症发生率呈直线下降,复发率的概念却越来越引起关注。随着消化道癌治疗模式的转变,降低复发率是内镜医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进展期癌 内镜医生可通过EUS评估肿瘤TN分期,协助外科医生更准确地切除肿瘤及癌周淋巴结。此外,消化内镜治疗也可解除消化道进展期癌引起的梗阻。对等待手术或不能手术进行放疗者,支架缓解梗阻是姑息性消化内镜治疗方法,可达到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的目的,在我国已被广泛使用。 如何将内镜使用得更理想,达到程序化、制度化的目的,任重而道远。(作者:解放军总医院消化科 令狐恩强于2012中国消化系疾病学术大会)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