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崔欢 作者单位:河北张家口,解放军第251医院儿科 新生儿的口腔黏膜柔嫩,血管丰富,唾液腺发育不足,黏膜较干燥,若护理不当,不仅易发生口腔疾病,也常导致消化道和全身疾病。因此新生儿口腔护理就是日常护理的重要内容之一。新生儿的口腔有自净能力,因此不需要特别的清洗。而且新生儿口腔内尚无牙齿长出,即使喂奶后口腔黏膜上残留一些乳汁,也可通过唾液达到冲洗的作用。需注意以下几点。 1喂养后要养成喝水的习惯 无论是母乳喂养还是人工喂养,每次吃完奶,都要养成喝水的好习惯。将口腔内残存的奶液冲入消化道,以免食物滞留在口腔中,或可用消毒棉签蘸水,轻轻地给宝宝口腔清理一下,避免引起病菌繁殖。 2保护口腔黏膜 对于人工喂养的宝宝,如果吸奶速度较慢或者吃吃停停时,妈妈不能用橡皮奶嘴去顶宝宝的口腔黏膜,这样频繁操作,催促宝宝吸吮,是很容易损伤宝宝的口腔黏膜的。 3严格保持奶头、奶具的卫生 母乳喂养的宝宝,妈妈保持乳头的清洁很重要,每次哺乳前,应用肥皂清洗双手和乳头,擦拭乳头的毛巾要先用热水消毒。人工喂养的宝宝,奶瓶及奶嘴均要彻底分离后用流动的清水冲洗干净,最好选用玻璃材质的奶瓶,放入沸水锅中蒸10min即可,取出后组装完整扣好奶瓶盖备用。 4盛奶头的容器应每天更换、刷洗、消毒 所有接触新生儿口腔的物品,如覆盖奶头的手帕、喂奶时嘴边垫用的毛巾等,均不能重复使用,一次用完必须消毒后才能再用。 5冲调的奶粉温度要适当 喂之前先滴在手臂上试一下温度。切勿用手或嘴去触碰奶嘴部分,减少感染的地率。如果奶温较高,很容易烫伤宝宝的口腔黏膜。 6不宜用纱布蘸水给宝宝擦拭口腔黏膜稍不留意,纱布就会损伤宝宝稚嫩的口腔黏膜。 7防治霉菌性口腔炎 如果发现新生儿口腔有一些白色类似奶块的膜状物,用上述方法又冲不去,且孩子烦躁,吃奶时哭闹,流涎,甚至有低热等症状,这有可能是被霉菌感染而引发的鹅口疮。遇到这种情况时,也千万别用纱布擦,可用棉签蘸选用2%碳酸氢钠注射液涂口腔,每日3~4次;也可将制霉菌素药片压成粉末状,用白开水5~10ml悬液涂口腔,每日5~6次;均可很快好转。涂口腔时应注意不要在喂奶后立即进行,以免引起孩子恶心呕吐。来源:创新医学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