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景中,袁华 作者单位:466200 河南 项城,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氨溴索早期防治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效果。方法 将104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对照组5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30 mg/(kg·d),分4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5 mL稀释后微量泵入,每次泵入10 min,疗程3 d。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表现,经皮血氧饱和度及胸片,比较两组早产儿HMD的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HMD发生率为7.5%(4/53),低于对照组27.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6例。结论 盐酸氨溴索对预防HMD的发生有较好疗效,能改善通气,降低死亡率,早期应用可降低HMD的发生率;在发生HMD后可减少气管插管,减少机械通气率,疗效确切,经济安全。 【关键词】 透明膜病/药物疗法; 肺; 盐酸氨溴索/治疗应用; 呼吸困难; 婴儿,新生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yaline membrane disease,HMD)病因多种,多见于早产儿,主要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导致肺泡萎陷,临床上以进行性呼吸困难为主要表现,是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年一些前瞻性研究显示盐酸氨溴索能促进肺泡Ⅱ型上皮细胞合成肺表面活性物质,促进肺成熟[1],从而在预防HMD中发挥作用,笔者运用盐酸氨溴索防治53例早产儿发生HMD,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3/201003河南项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治住院的早产儿10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观察组53例,其中男28例,女25例;胎龄28~32周26例,~34周18例,~37周9例;出生体质量<1.5 kg 13例,1.5~2.0 kg 32例,2.1~2.5 kg 8例。对照组51例,其中男30例,女21例;胎龄28~32周23例,~34周21例,~37周7例;出生体质量<1.5 kg 13例,1.5~2.0 kg 30例,2.1~2.5 kg 8例。两组患儿在性别、体质量及胎龄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HMD的诊断标准 早产新生儿生后3~12 h内出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呻吟、紫绀、经皮血氧饱和度下降,胸部X线片显示有细小颗粒和网状阴影,支气管充气征[2]。 1.3 纳入标准 (1)胎龄28~37周;(2)体质量<2.5 kg。 1.4 排除标准 (1)产后并发新生儿湿肺及新生儿吸入性肺炎者;(2)产时重度窒息并呼吸暂停及呼吸困难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患儿均置入培养箱,给予保暖,改善微循环,纠正酸中毒及防治感染,合理喂养,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盐酸氨溴索(上海勃林格殷格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927817)30 mg/(kg·d),分4次加入5%葡萄糖溶液5 mL泵入,每次泵入10 min,疗程3 d。 1.6 观察指标 HMD发生率、药物副反应。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行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HMD发生率为7.5%(4/53),低于对照组27.5%(14/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9,P<0.05)。观察组患儿无一例死亡,对照组死亡6例。观察组患儿未发生副反应。 3 讨论 HMD是目前早产儿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其病理改变是由于肺发育不成熟,肺泡Ⅱ型细胞产生肺表面活性物质不足或缺乏,引起早产儿肺泡萎陷及肺顺应性下降,导致出生后呈现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严重低氧血症[3]。近年国内大医院使用肺表面活性物质来防治HMD,但在基层医院因肺表面活性物质昂贵,且需气管插管给药,此治疗方法很难普及。近几年出现盐酸氨溴索早期防治HMD的文献报道[4],笔者在临床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大剂量盐酸氨溴索早期预防早产儿发生HMD,取得较好的效果。 盐酸氨溴索是新型的黏液溶解剂,为呼吸道润滑祛痰剂,能促进肺表面活性物质的分泌[5],可弥补早产儿生理性的肺表面活性物质分泌不足,能促进肺成熟,防止肺泡萎陷,并能改善HMD的临床进程,降低HMD的发生率。本文观察组53例早产儿生后即开始应用盐酸氨溴索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早产儿HMD发生率和死亡率明显降低,治愈率显著提高,从而提高早产儿的成活率,且早期应用可减少气管插管及对机械通气的需求,避免了因有创通气而造成的相关性肺损伤,组织损伤及感染等并发症。观察组在治疗中未发现盐酸氨溴索的副反应,较肺表面活性物质经济、适用、方便、安全,尤其在基层医院应大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陈超.早产儿呼吸系统的临床问题[J].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00,15(12):714716. [2] 金汉珍,黄德珉,官希吉.实用新生儿学[M].3版.北京:人民卫生版社,2007:421427. [3] 韩玉昆,傅文房,许植之.实用新生儿急救指南[M].沈阳:沈阳出版社,1997:142144,253258. [4] 万俊,赵茹,凌历,等.沐舒坦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观察[J].中国当代儿科学杂志,2004,6(6):536537. [5] 陈自励,李风英.新生儿临床用药[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39240.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