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Umea大学的Anna Myleus博士及其同事发现,2岁以下婴幼儿的感染可能与乳糜泻风险增加有关。这项研究发表在《生物医学中心儿科学》杂志12月19日在线版上。 “这项研究提示,幼儿时期反复发生感染会增加今后罹患乳糜泻的风险。而且我们发现,幼儿时期感染与每日麸质摄入量之间存在协同效应,在开始摄入麸质之前已停止母乳喂养的婴幼儿中这一现象尤其明显。” 据研究者介绍,1984~1996年期间瑞典2岁以下幼儿的乳糜泻患病率增加了3倍,此后又出现了下降。“流行趋势变化背后的原因仍不完全清楚”,研究者猜测与感染有关:肠胃炎会增加肠道渗透率,从而增加麸质透出肠道的几率,可能导致乳糜泻风险增高。 研究者将2岁前被诊断为乳糜泻的婴幼儿病例与来自全国人口登记的随机匹配对照者进行了对比。病例均在1992~1995年期间获得诊断,全国人口登记覆盖了40%的瑞典儿童人群。 研究者利用量表采集乳糜泻病例与对照者的信息,包括家庭特征、婴儿喂养和儿童总体健康情况。最终分析纳入了954名资料完整的儿童,包括373例乳糜泻患儿和581名对照者。 分析结果显示,在出生后6个月内发生至少3次感染(不论感染类型如何),与今后罹患乳糜泻的风险显著增加有关。即使校正婴儿喂养与社会经济地位之后,二者仍然存在关联[比值比(OR),1.5;95%置信区间(CI),1.1~2.0;P=0.009]。 不仅如此,研究者观察发现,假如婴幼儿在停止母乳喂养之后开始大量摄入膳食麸质,则与摄入少量麸质者相比罹患乳糜泻的风险增加4倍以上(OR,5.6;95%CI,3.1~10;P<0.001)。 研究者指出,并未发现父母报告的肠胃炎与乳糜泻风险增加有关,这可能是因为发生该感染的病例数过少。不过,基于非肠胃炎感染的研究结果提示,不论发生部位如何,感染确实会影响乳糜泻风险,尽管其分子机制仍有待探索。研究者推测,感染引起的微生物群改变可能诱发免疫系统和黏膜屏障变化,从而促进乳糜泻的发生。此外,抗生素可能也起到了一定作用。 研究作者无相关利益冲突披露。来源:国际医学期刊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