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朱亚玲,李莉 作者单位:陕西省延安市中医院,陕西 延安 716000 【摘要】目的:探讨两种人工流产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在我院门诊就诊疤痕子宫孕6~10周内要求终止妊娠108例,无手术禁忌证,自愿进行人工流产妊娠妇女,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术前宫颈注射利多卡因、阿托品。对照组54例术前不用药物,采用传统扩宫法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术中效果。结果:两组中患者疼痛、宫颈口松弛情况、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利多卡因、阿托品减痛方法施术,简单易行、安全经济、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疤痕子宫妊娠;减痛技术;传统扩宫法;应用效果 近几年来由于剖宫产率的不断提高,非意愿疤痕子宫妊娠人数也随之升高,从而增加了手术操作者难度。如何降低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减少人工流产痛苦,我院采取了利多卡因、配伍阿托品宫颈注射54例,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收集2009年6月~2010年6月门诊收治的疤痕子宫妊娠6~10周108例,其中6~9周98例;≥9~10周10例,平均(7.5±0.5)周。年龄24~38岁,平均30岁,孕次2~4次,平均(2.0±0.5)次。剖宫产术后时间2年以内36例,3年以上72例,平均时间(2.2±0.5)年。 1.2 术前准备:①详细询问病史,进行全身检查及妊娠妇科检查;②尿HCG测定,超声检查确诊;③实验室检查,阴道分泌物常规及凝血方面检测均无异常;④术前测量体温、脉搏,血压均正常;⑤解除患者思想顾虑;⑥排空膀胱:⑦完善各种设备及药物备用。 1.3 手术方法:试验组受术者取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全身无菌毛巾,做双合诊复查子宫位置大小及附件情况。用窥器暴露宫颈消毒后,持宫颈钳固定好宫颈,于宫颈旁3点、9点处分别用注射针扎入1 cm深,回抽无血注入2%利多卡因2 ml及阿托品0.25 mg,等待5 min后行人工流产术。顺子宫位置方向,用探针探测宫腔方向及深度,扩张器由小到大扩张宫颈,根据孕周宫腔大小选择吸管,以6~7号吸管轻轻放入宫腔,达宫底后退出0.5 cm连接负压在400~500 mm Hg(1 mm Hg=0.1333 kPa),术时轻轻转动吸管,术中有时胚胎着床于手术疤痕处操作时需谨慎,感到宫壁粗糙提示组织吸净,折叠橡皮管取出吸管,术毕检查确定有绒毛组织。对照组术中未用任何药物口头安慰后,按常规行人工流产术。 1.4 判断标准:镇痛效果评价。显效:术中表情自如无痛苦配合良好;有效:术中表情稍有痛苦但忍受可合作;无效:术中表情痛苦疼痛难忍不能合作。 1.5 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1.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1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镇痛效果:观察组显效32例,有效19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4%;而对照组有效39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72.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人工流产综合反应情况:受术者术中或术后出现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90/60 mm Hg时,以下或收缩压下降超过30 mm Hg、心率减慢60次/min,以下或下降20次/min。观察组发生2例(3.7%),而对照组发生14例(25.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3 宫颈松弛情况:判断标准:显效:宫颈内口首次6号扩张顺利通过;有效:宫颈内口依次轻松扩张;无效:宫颈内口艰难扩张。观察组显效28例,有效2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3%;而对照组有效34例,无效20例,总有效率62.9%。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阴道注血量:观察组<15 ml者22例,15~25 ml者31例,>25 ml者1例;而对照组<15 ml者16例,15~25 ml者34例,>25 ml者4例。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疤痕子宫不同于正常子宫,子宫颈未经充分扩张一般较紧张困难,加之疤痕组织特别脆弱易导致破裂穿孔,受术者大多有明显疼痛及精神紧张配合较差,增加了手术风险[1]。选用利多卡因能有效地使宫颈肌肉松弛及阻碍神经冲动的传导,使受术者痛觉减弱或消失,且能更好抑制迷走神经反射,减少不良反应。阿托品为M胆碱受体阻滞剂,使平滑肌有明显的松弛作用,能使宫颈快速松弛,还可以减少迷走神经过度兴奋所致传导阻滞和心律失常[2]。本研究显示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疗效,术中疼痛,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生率,宫颈松弛情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采取利多卡因、阿托品减痛方法能保持患者清醒,减轻患者疼痛,降低了人工流产综合反应发病率,手术时间短、随治随走、安全可靠,经济实惠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刘兴会.剖宫产后再次妊娠人工流产的方式及其注意事项[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4,20(5):263. [2] 孙支兰,孟庆梅,苏 玲.复方对乙酰酚基片联合阿托品、利多卡因在早期人工流产术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指南,2009,7(9):63.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