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食大麻和罹患精神疾病的风险之间的复杂关系一直以来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兴趣。在大脑尚处于自我布线阶段(该过程一直持续到20来岁)的年轻人中,理解这个联系尤为重要。一些研究人员已将这一问题定为“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难题——想知道吸食大麻是否会导致精神疾病,或者潜在精神疾病是否使人更可能吸食大麻。一项新研究就着手确定前者和后者到底哪个正确——或两者皆有。而且答案的确似乎是一种双向影响。 正如该研究的作者们所指出的,一些早期研究显示,患有潜在精神疾病的人可能正通过吸食大麻来“自我治疗”,企图减轻症状或改善情绪。但事实上更多研究指出,服用大麻可以以具有重大危害的方式令大脑产生扭曲——尤其是正在发育的大脑,最终可能导致精神疾病。 “我们主要关注时间顺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正如研究显示,这个关系具有双向指向。”该研究的首席作者梅瑞尔·格里菲思-伦德林(Merel Griffith-Lendering)对路透健康新闻说道。 在这项新研究中,作者们追踪调查了2,100名荷兰青少年,分别在他们14岁、16岁和19岁时询问他们的精神健康状况。在这些年中,少年们被问及大麻的吸食状况并接受“精神疾病易感性”的测试,其中包括询问他们的社交关系以及对孤独、注意力和思想问题(如,“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东西”)的感受。其他变量——如酒精和烟草,以及父母的精神健康和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统统都被剔除,以免对结果造成影响。 该团队发现实际上大麻和精神疾病有着双向联系:16岁时吸食大麻的孩子更有可能在19岁时出现精神疾病症状;而16岁时表现出精神疾病症状的孩子更有可能在19岁时吸食上大麻。 所以研究者们得出结论,“自我治疗”和“损害”(即,大脑损害)这两种假设都站得住脚——直观来看两者都有道理。例如,作者们说一个有精神疾病症状的人可能会使用大麻来“改善情绪或控制自己的情感、无聊感和社会性动机,并改善睡眠、焦虑和激动。”当然,他们的确补充道,这些人吸食大麻可能与“正常”人出于同样的动机——“为了过瘾”、放松和找乐子。反过来看,吸食大麻也可能损害正在发育的大脑,因为十几岁的年龄“尤其易受大麻类影响的危害”。 早期研究甚至已经指出,与不吸食大麻的人(大约三年不碰的人)相比,吸食大麻的人精神疾病的发病时间更为提前,而且一方实际上会导致另一方。请注意,这一研究并没有证明因果关系——它只是说,服用大麻和精神病密切相关,而且一方可能是另一方的风险因素。作者们补充道,预防应当侧重于在青少年发展为临床精神病例前解决他们的亚临床精神病症状。而对病人的大麻使用(以及其他药物使用)给予格外的关注将会是预防——可能也是治疗的一个重要部分。 《福布斯》中文版电子杂志for iPad已登陆App Store。 免费下载 >> 或登录App Store搜索“福布斯电子杂志”。来源:福布斯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