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云 作者单位:110013 沈阳,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疗效。方法将78例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用利巴韦林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7d,观察组采用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抗病毒治疗7 d。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及对症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在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5%(39/40)高于对照组84.2%(32/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现明显副反应。结论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明显优于利巴韦林,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呼吸道合胞病毒; 肺炎; 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应用; 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应用; 儿童 肺炎是儿科常见病,是中国小儿死亡的第一位原因[1]。病毒性肺炎约占小儿肺炎总数的50%,呼吸道合胞病毒又是病毒性肺炎常见致病病毒之一。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多见于1岁以下,尤其6个月以下的婴儿。其临床特征为喘憋,呼吸困难,可有发热,咳嗽,严重者并发心力衰竭。我科采用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1/201002沈阳市红十字会医院儿科收治确诊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住院患儿7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观察组中男18例,女22例;年龄45 d至16个月,平均6个月;病程1~3 d,平均2 d。对照组中男20例,女18例。年龄43 d至16个月,平均6个月;病程1~3 d,平均2 d。两组病例数、性别、年龄、病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全部病例均符合有关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的诊断标准[1]。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诊断标准;(2)年龄30 d至24个月;(3)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1.4 排除标准 (1)先天性心脏病、早产儿、免疫缺陷儿或支气管发育不良者;(2)入院前2周内使用糖皮质激素及其他免疫调节制剂者。 1.5 治疗方法 观察组给予喜炎平注射液(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批号:20081108)5 mg/k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1次,疗程为7 d。对照组患儿给予利巴韦林注射液(河南辅仁怀庆堂制药有限公司,批号:080825)10 mg/(kg?d),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100 mL静脉滴注,每日分2次给药,疗程为7 d。两组合并细菌感染者加用抗生素及止咳、平喘等对症支持治疗。 1.6 观察指标 两组患儿退热时间、咳喘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 治疗7 d后根据临床症状、体征及X线胸片自拟疗效判定标准。(1)治愈:体温正常,咳嗽、喘憋消失,肺部啰音消失;胸片点片状阴影吸收;(2)好转:体温有所下降,咳嗽、喘憋,肺部啰音明显减少;胸片透亮度恢复,片状阴影未消失;(3)无效:仍有咳喘,肺部啰音及胸片无变化。 1.8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 12.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由表1可见,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退时间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时间及住院时间比较由表2可见,观察组退热时间、咳嗽消失时间、肺部啰音消失时间、X线胸片吸收时间及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副反应 治疗过程中两组均未发现副反应。 3 讨论 呼吸道合胞病毒感染是引起小儿病毒性肺炎最常见的病原,可引起间质肺炎及毛细支气管炎,其中约2/3病例有高热,喘憋重,严重可出现呼吸困难。临床治疗一般分抗病毒治疗及对症治疗。虽临床推荐利巴韦林做为抗病毒药物,但尚无充分证据证明该药物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有肯定疗效,而且其副反应较大,有过敏性休克、静脉炎、白细胞减少、贫血、腹泻、口干、心脏损害、神经系统的副反应等。近年来清热解毒中药治疗病毒性疾病日益引起广泛的关注。喜炎平注射液是采用现代技术从植物穿心莲全叶中提取穿心莲内酯,并经独特的磺化专利工艺制成的水溶性中药注射剂。其有效成分是穿心莲内酯磺化物,它改变了穿心莲内酯类成分本身的结构,药理作用也因结构改变而增强,质量较同类产品稳定。喜炎平注射液能占据病毒复制DNA片段的包裹,使病毒不能复制,从而抑制或杀灭病毒[2]。另外基础研究提示喜炎平注射液还能显著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单核巨噬细胞释放肿瘤坏死因子α,白细胞介素6,一氧化氮等前炎症因子,从而发挥抗炎作用[3]。药理研究表明喜炎平具有清热泻火解毒消肿的功效,其退热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炎症部位前列腺素的合成,保护溶酶体,抑制炎症发展[4]。同时喜炎平能增强细胞吞噬能力,提高机体免疫力。总之,喜炎平注射液做为纯中药制剂,抗病毒,抗炎,清热泻火等多角度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疗效确切,不良发应少。 本研究结果显示喜炎平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总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84.2%,且患儿症状缓解时间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缩短住院时间,具有较优的效价比,值得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0. [2] 孙杰,管玉霞,池丽玉.喜炎平注射液联合头孢曲松治疗呼吸系统混合型感染62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9):64. [3] 王潞,赵烽,许卉,等.喜炎平注射液对巨噬细胞分泌炎性因子的影响[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8,24(1):3639. [4] 刘建红,张卫东,王国团,等.喜炎平注射液的临床应用[J].西北药学杂志,2007,22(2):9395.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