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施传娥,姜海云 作者单位:211700 江苏 淮安,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的疗效。方法将120例患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60例,两组常规给予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素类抗感染,盐酸氨溴索止咳化痰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疗程4~7 d,观察两组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观察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红外止咳贴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疗效显著。 【关键词】 红外止咳贴/治疗应用; 肺炎; 儿童,学龄前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及多发病,由于口服药物困难,加之药物本身及药物经胃肠道所产生的副反应,中医外治疗法日益受到重视[1]。家长对儿科医师要求高,希望患儿痛苦少,疗效高,对中医外敷治疗容易接受,本院应用红外止咳贴外敷辅助治疗婴幼儿肺炎60例取得良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901/12在江苏省盱眙县人民医院儿科住院的肺炎患儿120例,年龄3个月至3岁,随机分成两组。观察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普通肺炎56例,重症肺炎4例。对照组60例,其中男36例,女24例;普通肺炎55例,重症肺炎5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及病情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依据薛辛东主编的《儿科学》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肺炎的诊断标准;(2)年龄3个月至3岁;(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先天性心脏病、严重营养不良者;(2)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者;(3)免疫缺陷症者。 1.5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加用红外止咳贴贴敷。红外止咳贴(武汉华卫科技有限公司,批号:20081102)揭去防护层和膏体上的白色簿膜,贴于清洁皮肤。轻症患儿将2片止咳贴分别贴于天突、膻中;重症患儿加左右肺俞4个穴位处,每24小时贴1次;3~6月份时,每次贴敷3~4 h,6~12月份时,每次4~5 h;~3岁,每次5~6 h(贴敷时注意皮肤的变化,看皮肤潮红程度,适当缩短和延长贴敷时间);疗程轻症为4 d,重症为7 d。对照组常规给予青霉素类或头孢菌类抗感染,盐酸氨溴索化痰对症治疗。 1.6 观察指标 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的时间。 1.7 疗效判定标准(自拟) (1)显效:7 d内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2)有效:7 d体温正常,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消失明显好转;(3)无效:7 d内发热咳嗽、气喘、肺部啰音无变化,并且加重。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0.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表1 两组疗效比较表1结果表明,观察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 2.2 两组症状体征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症状体征消失时间比较表2结果表明,观察组在发热、气喘、咳嗽、肺部啰音消失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3 讨论 婴幼儿肺炎是儿科常见病,多发病,由于婴幼儿气管、支气管较狭窄,软骨柔软,纤毛运动差,胸部呼吸肌不发达,容易出现喉中痰鸣,两肺湿啰音难以消除等症状。婴幼儿口服药物困难,肌肉、静脉注射操作难度大,患儿有一定痛苦,同时西药有一定的副反应,所以中医经皮肤透皮吸收疗法受到了青睐。 红外止咳贴是根据祖国传统医学中医内病外治理论,选用天然中草药(白芥子、竹沥、生姜汁等),结合现代远红外技术和透皮给药技术,把“红外线”“磁场”“穴位”融为一体,敷贴穴位,经络传导,透皮吸收,内病外治,止咳平喘,达到了辅助治疗肺炎引起的咳嗽、咯痰、气喘,促进肺部啰音吸收的作用。白芥子苷水解提取物具有良好的祛痰作用,炒白芥子醇提取物小剂量具有显著的镇咳作用,炒白芥子石油醚提取物具有平喘作用[3]。生姜中姜酮、姜烯酮对葡萄球菌、链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明显抑制作用,增加免疫,有痰饮咳喘等作用[4];远红外线,现代科技新材料,具有生物学效应,主要通过辐射波长为3~15 μm的远红外光波和磁粉产生的剩磁感应强度作用于人体部位,经人体对该波长的“共振吸收”和磁场能量的刺激传递,从而激活细胞组织,增加局部血流量,改善血液循环,提高代谢功能,以达到治疗和保健目的。当远红外辐照皮肤及皮下组织时,使皮下组织深层部位温度升高,产生温热效应,使水分子活化,处于高能状态。因此,远红外线能加速人体所需要的生物酶的合成、活化蛋白质等生物分子,从而使人体局部毛细血管扩张,促进血液循环,加快炎症物质的代谢,迅速改善咳嗽症状。 穴位贴敷疗法贴敷人体肺俞穴、大椎穴、膻中穴,贴敷后刺激局部皮肤,促使药物经穴位由表入里,循环经络内达脏腑,以调节气血阴阳,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中医穴位疗法认为,肺俞穴主治咳嗽,气喘,吐血,骨蒸,潮热,盗汗,鼻塞。大椎穴主疏风解表,清热通阳,健脑强脊。膻中穴豁痰利窍,降气调逆;天突穴常用于治疗支气管哮喘、支气管炎、咽喉炎等。通过临床应用证明,红外止咳贴治疗婴幼儿肺炎是一种较好的辅助治疗方法,可以缩短病程,减少患儿的痛苦,操作方便,适合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 陶然,张玉英.“红外止咳贴”外敷辅助治疗小儿咳喘的疗效观察[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7,41(6):57. [2] 薛辛东.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84287. [3] 张学梅,刘凡亮,梁文波,等.白芥子提取物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研究[J].中草药,2003,34(7):635637. [4] 侯家玉.中药药理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3:109111.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