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袁记霞 作者单位:475000 河南 开封,开封市儿童医院康复科
【摘要】目的观察高压氧治疗对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患儿血清中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0例脑瘫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各20例,两组均给予康复治疗,脑瘫观察组在康复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另选40例正常儿童作为正常对照组。治疗前分别测定脑瘫患儿及正常儿童的血清IL-6、TNF-α含量,治疗3个月后测定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的变化。结果 治疗前脑瘫组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较正常儿童明显增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3个月后脑瘫观察组和脑瘫对照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降低,脑瘫观察组较脑瘫对照组下降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高压氧治疗通过降低脑瘫患儿血清中IL-6、TNF-α的水平,发挥治疗作用。 【关键词】 脑性瘫痪; 高压氧/治疗应用; 白细胞介素-6; 肿瘤坏死因子; 儿童 小儿脑性瘫痪(简称脑瘫)是指出生前及出生后1个月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进行性脑损伤,主要表现为中枢运动障碍、姿势异常等[1]。它是造成国内儿童肢体残疾的主要疾病之一。近年来,高压氧应用于脑瘫的治疗,在运动能力、智力提高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对于其治疗机制尚不明确。本研究通过观察脑瘫患儿治疗前后血清炎性因子白细胞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含量变化,探讨高压氧治疗小儿脑瘫的可能机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0904/201011在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康复科住院治疗的40例脑瘫患儿为脑瘫组。按单双号的方法设立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各20例。脑瘫对照组中男13例,女7例;年龄1~9岁,平均(5.76±3.32)岁;其中痉挛型11例,手足徐动型3例,肌张力低下型3例,混合型3例。脑瘫观察组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0岁,平均(6.13±3.81)岁;痉挛型10例,手足徐动型4例,肌张力低下型4例,混合型2例。同时选择在河南省开封市儿童医院保健科进行体检的正常儿童40例作为正常对照组,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10岁,平均(6.31±3.21)岁。3组患儿在年龄、性别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脑瘫患儿符合2004年全国小儿脑性瘫痪学术会议制定的脑瘫诊断标准[2]。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小儿脑瘫的诊断标准;(2)配合治疗,能遵医嘱坚持治疗3个月者;(3)家长知情同意。 1.4 排除标准 (1)严重心、肝、肾等全身器质性病变及内分泌和代谢障碍性疾病;(2)精神病及严重癫痫者;(3)中断治疗或不配合治疗者。 1.5 治疗方法 脑瘫对照组根据病情采用Vojta和Bobath手法进行康复训练,每日2次,每次0.5 h,脑瘫观察组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加用高压氧治疗,由经过专业培训的高压氧治疗师进行治疗。所用氧舱为武汉船舶研究所生产的JLYC-1型氧舱,氧舱压力随治疗患儿年龄设定,舱内压力范围为0.08~0.10 MPa,氧气浓度为80%~90%,稳压吸氧时间为40 min,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2个疗程间隔20 d,临床观察3个月。 1.6 观察指标 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分别于治疗前测定血清IL-6、TNF-α含量(ELISA法)。同时测定正常儿童的血清IL-6、TNF-α含量,并进行比较;治疗3个月后测定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患儿血清中IL-6、TNF-α含量,与治疗前进行比较。 1.7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脑瘫患儿治疗前与正常儿童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 见表1。表1 脑瘫患儿治疗前与正常儿童血清IL-6、TNF-α含量比较表1结果表明,脑瘫组患儿血清IL-6、TNF-α含量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脑瘫组患儿治疗前后IL-6、TNF-α含量的变化 见表2。表2 脑瘫对照组和脑瘫观察组患儿治疗前后血清IL-6、TNF-α含量的变化表2结果表明,治疗前两组脑瘫患儿IL-6、TNF-α含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IL-6、TNF-α含量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IL-6、TNF-α含量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小儿脑瘫是国内继小儿脊髓灰质炎后又一致儿童肢体残疾性疾病,目前尚无根治的方法。脑瘫患儿血清中有免疫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免疫功能异常与脑损伤有密切关系。本研究结果表明,脑瘫患儿血清中炎性因子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儿童,说明脑瘫患儿存在免疫调节机制的紊乱。 免疫炎性因子是通过复杂的免疫神经内分泌网络来影响其他炎性因子的功能和合成,并诱导产生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从而起到触发和调控脑损伤后炎症反应的作用[3]。脑瘫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升高的原因可能和以下因素有关[4]:脑损伤后机体产生应激反应,刺激外周血管产生IL-6、TNF-α增多;脑损伤后胶质细胞破坏溢出,脑缺氧缺血、脑水肿等刺激IL-6、TNF-α生成;脑损伤后血脑屏障破坏,激活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等进入脑部并释放IL-6、TNF-α。高压氧能够有效治疗小儿脑瘫,可能和以下机制有关:(1)增加脑组织、脑脊液的含氧量,改善脑缺氧所致的脑功能障碍,促进有氧代谢及ATP的合成,提高能量代谢,促进受损脑细胞功能恢复。(2)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血脑屏障的通透性。(3)促进周围神经的再生:高压氧下神经再生速度加快,轴突再生增多,加速神经功能恢复,也可促进脑血管的修复,促进侧支循环的形成和重建,改善脑的微循环,使缺氧的神经组织重新获得氧供和营养。(4)使脑组织内处于休眠状态的半暗带恢复功能,有利于脑的残余功能的发挥。本研究结果显示,脑瘫观察组经高压氧治疗后,IL-6、TNF-α的水平较未用高压氧治疗的脑瘫对照组降低,说明高压氧治疗具有抗炎性损伤作用,考虑与调节脑损伤中的免疫反应性损伤有关。 综上所述,在脑瘫的发病机制中,存在免疫炎性因子的过度表达,但炎性因子水平升高的具体原因还需要进一步的临床和实验研究。本研究结果显示,高压氧治疗可明显下调炎症因子的过度表达,有效降低血清中炎症因子的浓度,促进脑瘫患儿神经功能的恢复,这可能是高压氧能有效治疗小儿脑瘫的机制之一。 【参考文献】 [1]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903. [2]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神经学组.小儿脑性瘫痪的定义、诊断条件及分型[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2. [3] Turnbull AV,Prehar S,Kennedy AR.Interleukin-6 is an afferent signal to the hypothalamo-pituitary-adrenal axis during local innflamation in mice[J].Endocrinology,2003,144(5):18941906. [4] 贾玉玲,卞华.针灸对脑瘫患儿血清IL-6、TNF-α水平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0,5(34):99100.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