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值初春,天气仍寒冷,且早晩温差大,儿童患感冒的人数不断增多,家长须警惕儿童感冒诱发中耳炎。 中耳炎指的是中耳腔的发炎反应,而这发炎是由于中耳受到细菌或病毒感染造成,可以只发生在一侧耳朵,也可以同时发生在两侧耳朵。6岁以内的儿童是发生中耳炎的高危人群,尤其是3岁以内的婴幼儿。据医学统计,3岁前的婴幼儿约有70%-80%曾患中耳炎,而儿童中70%的中耳炎源自感冒。这是因为在中耳腔内,有一条细管子与鼻咽部相同,称“咽鼓管”,儿童的咽鼓管具有“短、平、直”的特点,感冒时鼻涕和细菌易通过咽鼓管进入中耳,引起发炎。 儿童中耳炎最初的症状和感冒很相似,常常会发热,伴有流涕、鼻塞或咳嗽,偶尔有轻微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大点的孩子会明确向家长投诉“耳朵痛”,较小的儿童不会表达,但会用手去触碰病耳,或以哭闹、烦躁不安、夜啼等方式表达。因此,较小的孩子感冒后出现哭闹不止、烦躁不安,极有可能是患上了中耳炎。严重时,有脓由耳朵流出。若中耳炎未能得到及时治疗,儿童听力会受损害,严重者可导致永久性失聪。 因此,儿童一旦感冒,一定要及时就诊;一旦诊断确定中耳炎,必须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抗生素疗程为7-10天,必要时达到14天,另外亦会搭配减轻耳痛和退热的药物,还可用抗组织胺药以便同时治疗感冒;耳道内滴药亦是治疗的关键,儿童最好侧卧在床上,家人提拉耳廓,以便拉直耳道,使药液顺利流入。滴药后用手指轻轻按压耳屛,促使药液流入鼓膜区,同时让儿童侧卧一段时间,待药液渗入后再起来。大部分中耳炎经由适当的药物治疗都会改善,但某些病例可能会建议进一步的处理。 儿童感冒期间,家人的适当护理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护理包括保持鼻腔清洁,可定时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擤鼻涕时,千万不能两个鼻孔一起擤,正确方法是按着一侧擤另一侧,不要用力过大;也不要揑着鼻子打喷嚏或倒吸鼻涕;鼻塞严重时,可用滴鼻剂减轻症状,睡觉时将头部垫高;避免让孩子躺卧喝奶,防止奶水从咽鼓管进入中耳;避免淋浴或洗头的污水进入耳内;敎导孩子运用灌气的方法:揑住鼻子,用力使气体通向耳朵。这些措施均可减少中耳炎的发生。 曾经发生过中耳炎的儿童,复发的机率很大。建议多带孩子积极锻炼身体,增强免疫力,避免感冒;一旦得到感染便要及时找医生检查耳朵,尽早预防或治疗中耳炎。来源:中新网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