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还没有研究评价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方案对HIV儿童的意义,同时也没有研究针对患者对一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RT)四种药物诱导方案的耐受性进行探讨。为了试图找到上述问题的答案,来自英国MRC临床研究中心的Diana M Gibb教授等设计了相关研究,并将其研究结果发表在The Lancet 3月的在线期刊上。 本研究为开放式标签平行研究,受试者为乌干达和津巴布韦的HIV儿童或青少年,他们的年龄在3个月至17岁之间,并且适合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符合上述要求的受试者被随机纳入本析因研究中。他们或接受临床监测、或接受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以观察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所存在的毒性反应(血液学检查和生物化学检查)和有效性(CDC细胞计数、非劣效性监测随机研究);同时,受试者被分为三组分别接受三药方案或四药方案的一线抗反转录病毒诱导治疗,组A为三药方案治疗——非核苷类反转录酶抑制剂(NNRTI)、拉米夫定和阿巴卡韦,组B和组C都接受四药方案治疗——NNRTI、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和齐多夫定,但是在治疗36周后,组B改为NNRTI、拉米夫定、阿巴卡韦治疗方案,组C改为拉米夫定、阿巴卡韦和齐多夫定治疗方案。 对于接受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的患者而言,临床医师每12周就会收到患者的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对于接受临床监测的患者而言,仅当临床医师要求毒性反应结果或毒性反应达到4级时,患者的相关监测结果才会反馈到经治医师手中。当受试儿童出现WHO分级3级或4级相关事件时、或与年龄相关的WHO4级事件时(仅在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组),他们会转而接受二线抗反转录病毒治疗。研究者采用电脑生成的序列表对受试者进行随机化分组。本研究的主要有效性终点为符合新的WHO标准的4级事件、死亡、第72周和第144周时CD4细胞计数变化,主要毒性反应终点为3级或4级不良反应事件。研究者采用意向治疗分析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本研究已进行注册,注册号为ISRCTN24791884。 研究者共纳入了1206名受试者,其中606人接受临床监测,另有600人接受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同时,纳入组A、组B和组C的受试者各有397人、404人和405人。在临床监测组和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组中各有47人(8%)和39人(7%)出现新的WHO4级事件或死亡,风险比为1.13,两组差异不具统计学意义。然而,在2-5岁的受试者中,研究者发现临床监测组的受试者更容易出现新的WHO4级事件或死亡,此时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在临床监测组中,有283人(47%)出现至少一起3级或4级不良反应事件,而在常规实验室检查监测组中为282人(47%)。 研究者指出,在第72周时,受试者平均CD4细胞变化百分比在组A、组B和组C中并无显著差异,分别为16.5%、17.1%和17.3%,在第144周时也是如此,但是在第36周时,四药治疗方案组(组B和组C)的平均CD4细胞变化百分比要优于三药治疗方案组(组A),A、B、C三组分别为12.4%、14.1%和14.6%,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但是与组A的受试者相比,组B和组C的受试者出现3级或4级不良反应事件(至少一起)的比例更高,三组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在包含齐多夫定的方案中不良暗影事件主要为无症状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组A 86人、组B 133人、组C 184人),但是因上述不良反应事件的发生而导致研究者更改治疗方案的情况,在3组中分别为0人、2人和4人。 本研究结果指出,可以在不进行常规实验室毒性反应监测的前提下,对儿童进行NNRTI联合以NRTI为基础的三药或四药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方案,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一年后对CD4细胞进行监测可给上述患儿带来临床获益,但是鉴于不良反应事件发生率低以及儿童的生存期长,所以建议首先进行抗反转录病毒治疗。四药诱导治疗能给受试者带来临床获益,但受试者并不能很好的耐受四药治疗方案,但是三种NRTI药物的长期维持治疗在免疫学和临床上与以NNRTI为基础的治疗方案相似,所以可用于结核存在的共同治疗。来源:www.thelancet.com |
儿童感染新冠病毒的症状、病程有何特点?退烧药怎么选、怎么吃?孩子出现何种症状需立[详细]
导语医养结合将成为下一个风口!在日前召开的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六次会议上[详细]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