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收藏本站
立即注册
 找回密码
 立即注册
HMP医乐网 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资讯 查看内容

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120例疗效观察

2013-4-9 08:59| 发布者: admin| 查看: 155| 评论: 0

放大 缩小
简介:作者:邓玉萍,李红作者单位:430016湖北武汉,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中医儿科【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变应性咳嗽2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

作者:邓玉萍,李红  作者单位:430016 湖北 武汉,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中医儿科

【摘要】目的观察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的临床效果。方法将小儿变应性咳嗽235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115例,采用抗组胺药物氯雷他定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观察组120例,采用中药汤剂联合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孟鲁司特钠治疗;治疗1个月,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后患儿咳嗽症状得到有效控制,血液检测指标得到明显改善;观察组总有效率89.17%(107/120),高于对照组75.65%(87/1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咳起效时间(4.35±1.57)d,低于对照组(6.18±2.95)d,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嗜酸性粒细胞值及血清总Ig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临床疗效肯定,其抑制过敏反应的作用优于传统抗组胺药物联合祛痰止咳药物。
  【关键词】 咳嗽/中西医结合疗法; 中药; 孟鲁司特钠/治疗应用; 儿童
  变应性咳嗽指临床上某些慢性咳嗽患者具有一些特应性的因素,抗组胺药及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但不能诊断为哮喘、变应性鼻炎或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临床表现为慢性咳嗽[1]。近年来,由于多种原因,导致该病发生率逐年增高,目前主要采用抗组胺药物联合祛痰止咳药物治疗。孟鲁司特钠是一种新型选择性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能抑制呼吸道的炎症反应,治疗慢性咳嗽疗效好,副反应小。虽然治疗变应性咳嗽的西药有一定效果,但停药后常复发;中医辨证治疗可弥补西药的不足。中西药联合运用,可达到提高临床疗效,减少毒副反应的发生。笔者自2008年选择变应性咳嗽患儿120例,观察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的临床疗效,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200807/201106武汉市妇女儿童医疗保健中心门诊收治变应性咳嗽患儿235例,按就诊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120例,其中男58例,女62例;年龄6~14岁,平均(8.5±2.3)岁;病程4周至3个月,平均(8.05±3.84)周;有个人过敏史(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85例;变应原皮试阳性67例;有家族过敏史58例。对照组115例,其中男60例,女55例;年龄7~14岁,平均(8.7±2.5)岁;病程4周至3个月,平均(7.96±3.59)周;有个人过敏史(湿疹、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异位性皮炎)79例;变应原皮试阳性63例;有家族过敏史63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病程、个人史、家族史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制定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2]及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制定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2007版)[3]。
  1.2.1 变应性咳嗽诊断标准
  (1)慢性咳嗽:时间4周以上,多为刺激性干咳。(2)肺通气功能正常,气道高反应性阴性。(3)具有下列指征之一:①有过敏性疾病史或过敏物质接触史;②变应原皮试阳性;③血清总IgE或特异性IgE增高;④咳嗽敏感性增高[2,3]。
  1.2.2 咳嗽症状积分标准[2]
  见表1。表1 咳嗽症状积分表分值
  1.3 纳入标准
  (1)符合变应性咳嗽的诊断标准;(2)年龄6~14岁;(3)在纳入研究前4周内均无感染性疾病史和免疫抑制剂应用史者;(4)未曾用过类似白三烯受体拮抗剂、色甘酸钠、酮替芬或其他抗组胺类药物;(5)肝肾功能检查无异常者;(6)患儿家长或监护人均知情同意者。
  1.4 排除标准
  (1)急性细菌感染;(2)合并肺炎、肺结核或肿瘤等引起的咳嗽;(3)支气管异物等引起的咳嗽;(4)合并严重心、肝、肾、血液系统等原发性疾病者;(5)使用药物过敏者。
  1.5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抗组胺药氯雷他定(商品名:华畅颗粒,南京亿华药业有限公司,批号:0907001)口服,每次10 mg(体质量<30 kg,每次5 mg),每日1次;祛痰止咳药选用复方福尔可定(商品名:澳特斯糖浆,香港澳美制药厂,批号:0805315)对症治疗。观察组:采用孟鲁司特钠片(商品名:顺尔宁片,Merck Sharp&Oohme Ltd,批号:080325)口服,每次5 mg,每晚睡前1次;加中药汤剂(白芍15 g,黄芪12 g,白术、百部、五味子、陈皮各10 g,防风、南沙参、僵蚕、辛夷花、甘草各6 g,蝉蜕3 g。加适量水煎煮2次,取汁100 mL。)口服,每次50 mL,每日2次。4周为1个疗程,观察1个疗程。
  1.6 观察指标
  (1)临床症状体征指标:临床综合疗效;有效病例起效时间;咳嗽症状积分;(2)血液学指标: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数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血清总IgE值采用酶联免疫测定仪,以酶联免疫测定法测定。
  1.7 疗效判定标准
  (1)临床治愈: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随访1个月无反复;(2)显效:咳嗽等症状消失,但1个月内有复发;(3)有效:咳嗽等症状明显好转;(3)无效:咳嗽等症状未见明显好转甚至加重[4]。
  1.8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行Ridit分析及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临床综合疗效比较
  见表2。表2 两组患儿临床综合疗效比较表2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患儿有效病例起效时间比较
  观察组起效时间为(4.35±1.57)d,低于对照组(6.18±2.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528,P<0.01)。
  2.3 治疗前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
  见表3。表3 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表3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咳嗽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4 治疗前后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E的变化
  见表4。表4 两组患儿治疗后咳嗽症状积分比较表4结果显示,治疗后两组患儿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E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后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E值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
  2.5 副反应
  治疗期间,观察组120例患儿服用顺尔宁4周,有2例初服时曾出现轻微头晕,未作特殊处理,2 d后症状缓解;对照组115例中出现嗜睡5例,头晕3例,给予相应治疗后症状改善或消失。其余患儿未见副反应发生。两组患儿在治疗前和停药后检查血常规和肝、肾功能,均无异常。
  3 讨论
  变应性咳嗽的病因学目前尚不明确,推测可能与环境暴露或吸入的过敏原如真菌、螨虫、蘑菇芽孢等有关[5],导致咳嗽反射敏感性增高。变应性咳嗽的生理特征是咳嗽敏感性增高而无气管高反应性;病理特征以嗜酸性粒细胞性气管支气管炎症为主,其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主要局限在大呼吸道,无外周呼吸道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6];与气道过敏反应相关的重要炎症介质如白三烯等在痰中浓度增高[7];气道浅部结构的肥大细胞激活,痰及血清中前列腺素D2与组胺浓度增加[7];从而使肥大细胞脱颗粒,导致咳嗽发生。该病未经干预的病例自然病程长,成为国内慢性咳嗽的前4种病因之一。
  气道过敏性炎症中半胱氨酸白三烯是重要的炎性介质,在慢性过敏性炎症的发生和发展中起到重要的作用[8]。孟鲁司特钠是新一代的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是迄今为止最强效的特异性的半胱氨酸白三烯受体拮抗剂。其通过特异性抑制半胱氨酰白三烯受体,抑制气道嗜酸细胞炎症,抑制炎症介质和细胞因子释放等作用[9]。孟鲁司特钠每日给药1次,具有服用方便,获效持续时间长,耐受性、安全性、依从性好等特点。
  变应性咳嗽在中医学中属于“喉源性咳嗽”的范畴。喉源性咳嗽是由南京中医药大学干祖望教授1989年在《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中首创的病名[10]。其主要症状是咽痒如蚁行及咽喉有异物阻塞之不适感而以干咳为主。由于小儿形气未充,肌肤柔弱,肺卫不固,加之小儿寒温不能自调,以及气候干燥,空气污染等刺激咽喉,导致发病率逐年上升。中医学认为,其发病首先由于正气不足,肺卫不固;再加上外感失治,邪伏肺经;此时若再遇虚邪贼风,则风毒袭肺,肺气宣降,津液不布,鼻咽失去濡养,而引起咽干,鼻痒、干咳等症状;咳嗽日久,邪郁于肺,耗气伤阴,肺气失宣,气道挛急,邪郁而致久咳不愈。其病位虽在咽喉,但病根却在肺,治当益气养阴、驱风止痒,润肺止咳。玉屏风散加味治疗,其源于《世医得效方》。方中黄芪、白术、防风,益气固表,扶正祛邪;南沙参、白芍、百部,益气养阴,润肺止咳;五味子益气生津、敛肺止咳;陈皮,燥湿化痰止咳;僵蚕、蝉蜕、辛夷花,祛风止痒,化痰止咳;甘草,调和诸药。诸药合用,共奏益气养阴,祛风止痒,润肺止咳之功效。本方考虑到喉源性咳嗽常因鼻腔及咽喉奇痒难忍而诱发,且风邪有善行数变之特性,风甚则痒,故配伍蝉衣、僵蚕之品,以祛风止痒,而尽全功。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玉屏风散对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及单核巨噬系统有广泛的影响,多糖和苷类是主要有效成分。玉屏风多糖的益气固表作用主要体现在通过肠道过程本身影响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并通过全身黏膜系统的紧密关联影响呼吸道黏膜免疫,进而作用于经典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玉屏风散可通过影响肠道黏膜免疫,进而影响呼吸道黏膜免疫,并引起机体特异性免疫系统的全面反应,从而体现临床疗效,防御外邪入侵,治疗脾肺气虚所致表卫不固证[11]。现代药理研究表明:辛夷花具有抗过敏作用,与拮抗过敏介质中的过敏性慢反应物质,抑制组胺活性、抑制炎性介质血小板激活因子释放,阻止肥大细胞脱颗粒,减少P物质释放、下调其受体mRNA表达等有关;辛夷良好的抗炎作用及对炎症介质白细胞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等抑制作用也是其抗过敏作用的药理学基础[12]。蝉蜕具有抗过敏、止咳、祛痰、平喘等作用,其平喘作用机制很可能是通过抑制过敏介质的释放发挥效应的[13]。僵蚕中还富含槲皮素、山萘酚。而槲皮素具有较好的祛痰、止咳作用,并有一定的平喘作用[14]。
  本研究显示,观察组临床综合疗效及总有效率均较对照组显著提高,起效时间较对照组快,治疗后日间及夜间咳嗽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治疗后血液的嗜酸性粒细胞数和血清总IgE值均低于对照组。中药联合孟鲁司特钠治疗小儿变应性咳嗽,临床疗效明显高于传统的抗组胺药联合祛痰止咳药,其药物起效快,咳嗽症状减轻明显,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抑制过敏反应。临床疗效肯定,无明显毒副反应,值得临床推广运用。其作用机制可能与中药的免疫调节作用相关。
  【参考文献】
  [1] 钟南山,朱元钰,王辰,等.呼吸病学进展教程[M].北京:中华医学电子音像出版社,2006:158161.
  [2] 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组.咳嗽的诊断与治疗指南(2009版)[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9,32(6):407413.
  [3] 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呼吸学组.儿童慢性咳嗽诊断与治疗指南(试行)[J].中华儿科杂志,2008,46(2):104107.
  [4] 陈培英.补肾疏风化痰法治疗小儿过敏性咳嗽42例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06,41(3):152.
  [5] Suzuki K,Tanaka H,Sahara H,et al.HLA class II DPBl,DQAl,DQBI,and DRBI genotypic associations with occupational allergic cough to Bunashimeji mushroom[J].Tissue Antigens,2005,65:459466.
  [6] Niimi A,Matsumoto H,Mishima M.Eosinophilic airway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chronic cough[J].Pulm Pharmacol Ther,2009,22(2):114120.
  [7] Brightling CE,Bradding P,Symon FA,et al.Mast-cell jnfiltration of airway smooth muscle in asthma[J].N Engl J Med,2002,346:16991705.
  [8] Pizziehini E,Left JA,Reiss TF,et al.Montelukast reduces airway eosinophilie inflammation in asthma:a nmdomized.controlled trial[J].Eur Respir J,1999,14(1):1218.
  [9] 董琳.白三烯受体拮抗剂的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进展[J].中华儿科杂志,2005,43(4):266267.
  [10] 干祖望,干千.干氏耳鼻咽喉口腔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225.
  [11] 徐晓清,米雷敏,黄倬伟.玉屏风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进展[J].中医药信息,1999,16(2):1618.
  [12] 周文学.浅谈辛夷的抗过敏作用[J].中华现代医学与临床,2007,6(5):4345.
  [13] 徐树楠,张美玉,王永梅,等.蝉蜕镇咳、祛痰、平喘作用的药理研究[J].中国药理学通报,2007,23(12):16781679.
  [14] 喻静.僵蚕的临床应用及现代药理研究[J].中国中医药咨讯,2010,2(7):185186.
  申明:本论文版权归原刊发杂志社所有,我们转载的目的是用于学术交流与讨论,仅供参考不构成任何学术建议。来源:晋升网

已有 0 人参与

会员评论

推荐阅读

版权所有:北京英芙麦迪科技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市顺义区竺园二街2号院8号楼301(天竺综合保税区)

电话:(010)-80489293-6011        邮件:hmp@bjhanmi.com.cn

互联网药品信息服务资格证书 京ICP备07502511号-4

药品医疗器械网络信息服务备案 (京)网药械信息备字(2022)第00010号

(京)-非经营性-2019-0001        京公网安备11011302001972

返回顶部